“這個我可以給你說說我當時的考慮”;
“秦大媽最開始,只有幾家店鋪的時候,想要去融資,基本不現實”;
“就和你看贏在中國一樣,好多專案想要融到資金,太難太難,尤其最開始的秦大媽還只是一個賣菜的店鋪,那更是難上加難”;
“之後,秦大媽店鋪發展到二三十家的時候,遠方投資的確有這個投資意向,只不過被我拒絕了”;
“什麼原因呢”?
“因為我覺得秦大媽的發展,將來會更好,過早的融資會讓股份稀釋的更多”;
“因此,最開始,我想的辦法是透過抵押自己的股份或者從銀行貸款,換到資金後,繼續發展”;
“這樣做的好處是股份不會外流和稀釋,但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個人風險加大,一旦失敗,很有可能滿盤皆輸,後半輩子都在沉重的債務中徘徊”;
“這時候,就是考驗創始人眼光和對自己專案的把控能力,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專案未來會很好,而且也能做起來,那就大膽的去做,不要提前稀釋股份,反之亦然”;
“之後,我們秦大媽食品廠起來了,就是那個生產自嗨鍋的,最開始,康師傅和同一上門合作,我也願意接受他們合作,當時的估值是3500萬,只不過要共享他們的線下渠道,最後沒有談攏”;
“就這樣,秦大媽食品廠的融資宣告失敗”;
“為何我要給秦大媽食品廠進行融資呢”?
“其實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對方的線下渠道,一旦對方答應共享線下渠道,咱們秦大媽自嗨鍋就不用為銷售發愁,這就是當時融資的目的”;
“很多專案,前期的融資都不僅僅是缺乏資金,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對方的某些便利而來,這樣雙方合作,才能實現共贏”。
“啊,最開始秦大媽食品廠估值才3500萬啊,就這個,他們還不同意,真的是瞎了眼了,活該他們後面花費20多億”;
李珊聽到這裡,不管有沒有聽進去重點,對她男人不好的,統一批判一頓再說;
“哈哈,對,活該他們自作自受”;
“但,你覺得他們虧了嗎”?
李珊很疑惑,本來是3500萬,最後變成了20多億,能不虧嗎?
”他們當然沒有虧了,他們都是用投資人的錢,只要收購過去產生的價值大於收購的金額,那就是賺的“;
“康師傅和同一兩家企業,自從收購了秦大媽食品廠後,由於自嗨鍋專利,他們大肆生產自嗨鍋,股價相比較於之前,已經高了20%都不止”;
“要知道這20%的價值,遠超20億”;
“之後,咱們秦大媽的發展,並不太缺錢”;
“秦大媽外賣剛開始,補貼不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