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秦大媽共享充電寶已經實現了所有功能上的匹配,同時也已經開始批次生產,您看能否最近開始推廣和宣傳”?
易偉立看著坐在老闆桌前的馬毅搏,每次都感覺有一種感慨;
貌似,歲月的沉澱,都沉澱在自家老闆馬毅搏的腦子裡面;
關於秦大媽共享充電寶,這也算是秦大媽集團內部自己孵化出來的專案;
本來,關於共享充電寶這個專案,馬毅搏還打算自己主動告訴相關專案組,讓他們進行操盤;
結果,秦大媽發展太快,加上各種事情不斷,讓馬毅搏把這件事情給忘記了;
就連秦大媽相互保,也是馬毅搏偶爾想到才提出來的,並非那種刻意準備和安排;
當一個人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你認為很大的事情,在他看來,或許轉頭就會忘記;
曾經,馬毅搏覺得自己會把上一世很多專案拿出來做一遍;
但當秦大媽集團真正的發展起來後,才發現,有些專案,或許能賺錢,但根本不適合秦大媽的生態圈;
這也是為何好多大企業看起來只做和他有關的專案,與他無關的專案,哪怕再賺錢,基本都不會去碰;
那些所謂的擊垮你的不是你的同行,或許是跨界而來的其他企業;
這種例子有!
但十個有九個跨界的企業,都是各種折戟沉沙,只有那麼一個跨界成功,最後成為其生態圈的一部分;
想要企業發展的久遠,就必須圍繞自己生態圈發展,增加護城河;
而不是東一棒槌西一榔頭,這種情況,或許短時間內能賺錢,但時間久了,勢必會坍塌;
那些百年企業,無一不是在自己專業領域內做到極致;
所謂的跨界,對人家來說就是一種嘗試,成功了固然好,失敗了也不影響;
但好多企業,並沒有做到自己本行業極致,只是覺得其他行業賺錢,就去搞一下,這種情況,最後的結局就是越做越垮。
這也是馬毅搏為何沒有讓秦大媽集團去嘗試很多專案,或許,當秦大媽集團最後達到了壟斷的高度,還有可能去跨界,但絕不是現在。
誰也沒想到,共享充電寶這個專案,不是馬毅搏提出來的,而是秦省工業大學的一個大四學生提出來並且也做出了相關模型;
是的,這個學生名為童超,電信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雖說專業和這個專案不太搭嘎,但不影響童超的興趣;
有了點子,童超就各種設計;
有了初步模型,童超就向大學生創業基金申請。
要知道,馬毅搏在秦省工業大學投資了一千萬成立的大學生創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