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的一種描述就是給目前秦大媽體系上面加了一個公司,而這個公司,將會統一管理目前秦大媽體系內的所有企業;
公司集團化的優勢;
1、資源共享,體現規模效應,節省成本和費用;
2、優勢互補,提升運作和管理效率,子公司內優勢可以互補,讓效率最大化;
3、提高了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
當然,集團化也有其難點所在:
1、對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
2、對公司內部組織協調以及統籌能力要求比較高;
3、對信
息化管理要求較高;
4、對風控把握能力要求較高。
集團運作,是多個子公司同時運作,各司其職;
集團從整體層面對其進行協調、配置,以使集團對外呈現出強大但又不失靈活。
“馬總,我覺得現在秦大媽集團化時機正好”;
“第一、目前咱們秦大媽專案眾多,集團化能有效的節約資源配置同時還能提高效率”;
“第二、目前咱們秦大媽股份結構相對簡單,集團化比較容易”;
“第三、集團化能讓外界看到咱們秦大媽的實力,同時也能讓員工有更好的歸屬感和事業心”;
……
易偉立不愧是在正規大企業幹過的人,尤其還是高層領導,看問題的角度就是不一樣;
馬毅搏只是提出集團化的想法,易偉立就能給出好多條關於集團化的優勢;
當然,馬毅搏也意識到,目前秦大媽的管理相對比較混亂;
之所以給外界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那是因為秦大媽食品廠以及馬毅搏這段時期的爆發,把那些潛在的問題,暫時給裹藏在其中;
就如同王敏剛開始來秦大媽的時候,秦大媽除了一線員工,竟然沒有一個行政人員和後勤保障以及質量監督等部門或者員工;
或許是因為秦大媽發展太快,這些活都有人幹,但都是兼任罷了;
哪有各司其職效率高、發展快呢?
上次之後,秦大媽的各個部門框架搭建起來了,人員也配置到位,也算是秦大媽的一次飛躍;
而秦大媽到了如今的規模,需要再次上升一個臺階,來滿足秦大媽快速發展的需求。
其實,秦大媽不集團化,還是按照現在的模式管理,並不會出現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