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就是這款電腦揹包”;
劉龍去旁邊的倉庫裡面,拿出來一個電腦揹包。
“這款電腦揹包,上傳了一週不到,下單量已經96單,快要突破一百單”;
“而這款電腦揹包,咱們進貨成本才18.6元人民幣,運費是48元每票,賣出去是21美刀,摺合成人民幣142元左右”;
“不算人工和房租,就光一個電腦揹包的利潤就有七十五六的樣子”;
“就光這個包,咱們這周都有七千多的利潤了”;
劉龍越說越興奮,幹啥能有這麼大利潤呢
;
之前聽馬毅搏說跨境電商現在很好做,利潤也很高,但沒想到這麼好賺啊。
“加上其他的產品,這周差不多一萬的利潤”;
“我在想,是不是要給亞馬遜那邊,把這款揹包,再發一批過去,省的沒貨了”。
是的,目前劉龍給亞馬遜那邊發的產品,並沒有什麼側重點,每個產品都發了一些過去;
目的就是為了看哪些好賣,到時候再重點發好賣的產品;
然而,這段時間,在速賣通平臺上,竟然賣出了小爆款;
那就說明這款揹包,大有市場,這也是劉龍打電話給馬毅搏的原因。
“速賣通上,主要針對的是哪個國家的市場”?
“咱們亞馬遜和速賣通都選擇的是歐美市場,主要是針對老美,那款揹包,基本就是 老美那邊的人在速賣通上下單的”;
劉龍不愧是才思敏捷,馬毅搏一開口,就知道想要問什麼。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建議還是按照你說的來,可以再追加一批現在賣得好的產品”;
“隨著時間的積累,我們也能更好的調整發往亞馬遜那邊的產品”;
“爆款產品要多發,量太小或者是沒有銷量的產品,直接砍掉”;
“對了,你預估這個揹包,一個月內能賣出多少個”?
“這個不好說,目前速賣通上,今天總共22個訂單,這款揹包就佔了18單”;
“從這款揹包上線後,第一天到現在每天的訂單是8個、9個、11個、14個、16個、20個、18個”;
“看目前的資料,估計每天能穩定到18個左右”;
“而亞馬遜的流量,是速賣通的五六倍”;
“樂觀的估計,一天能到八九十個甚至更多”;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一天八九十個,那一天的利潤就有五六千;
天哪,這也太誇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