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哥,您應該也能感受到,我們秦大媽的發展,絕對是非常迅速的”;
“我可以和您打個賭,在十二月底之前,如果秦大媽店鋪達不到五家,那現在談的賬期作廢,還是按照之前的預付款來,您看如何”;
談判,講究的是你來我往;
而並非把自己底牌全部放完,這樣就很被動。
很顯然,張亮這次被說動了;
如果真的如同馬毅搏所說,年底之前,秦大媽達到五家以上,那秦大媽就已經算有一定規模了;
一個月賬期稍微有點長,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尤其是,秦大媽的成長性,簡直不能小覷;
要知道,一個品牌的建立,剛開始是最困難的;
等到擺順之後,那完全可以複製之前的成功經驗,一年能開更多家;
現在是一個月開一家,等過幾個月,或許一個月就能開三四家甚至更多;
到那時候的秦大媽,就真的已經成為龐然大物。
“毅搏,哥哥我給你說句心裡話,沒必要為了所謂的賬期,去開這麼大玩笑,同時,擴張速度一定要自己把控”;
張亮也是被馬毅搏剛才的豪言壯語給打動,不管對方未來會不會在農產品這方面是否有前途;
但就目前這麼魄力,並非一般人能夠比擬,未來肯定也並非一般人;
這才有了張亮的肺腑之言,每個人都年輕過,同樣,也都各自為了所謂的夢想付出過代價;
有的人能夠爬起來,有的人就此跌倒,一蹶不振。
“張哥,您的擔心,我也能理解,但咱們在商言商,而且,開店數量,也是我們根據自己的實力以及使用者來判斷出來的”;
馬毅搏雖然對張亮說出那番話感動,有勸阻馬毅搏盲目擴張的好意;
同時對方又何嘗不是為了賬期的談判而增加話語權呢?
“那行,咱們在商言商,你如果兩家店,談賬期不現實,但年底五家的話,的確可以”;
“不過,這都是未來的事情,誰都說不準”;
“你說可以籤一個對賭協議,說實話,對我來說,真的很誘人,如果你達不到五家,我頂多這兩個多月損失點利息錢罷了”;
“但後面,如果你們門店數量開起來了,就只能日結,對你們很不利”;
“而且,說的難聽點,今年你們數量達不到,但後面一旦數量起來了,會不會因為我們沒有賬期,直接選擇另外拿貨”;
“說的有些直白,還望馬老闆理解”。
劉威拿著酒杯,聽著馬毅搏與張亮兩人你來我往,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同時對於自家兄弟的佩服之情,也是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