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宣帝卻是冷笑一聲,道:
“你當那些御史是傻的,捕風捉影之事也敢往朕的案頭上送?
必定是有了十分的把握,才會紛紛上奏,不然的話,朕該揍的就是他們自己了!”
如這般朝中重臣在外偷腥之事,其實常常會有。
雖然御史常奏,不過赤宣帝向來對此事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這些人沒有貪贓枉法,他也不介意網開一面。
男人嘛,有了點錢點權,就會有點飄飄然,不在外頭養幾個美人,又如何能滿足的了他們的那些虛榮之心與禽獸之慾呢?
赤宣帝並不介意他們有這些小毛病,而一個人只要有了瑕疵與把柄,才會更好的被他所掌控。
可是,那裴醒山,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去招惹一個長公主!
長公主是什麼?她出身皇家,代表的可是皇家的臉面!
而那裴醒山如今妻室尚在,他們就這般糾纏在一起,讓外人怎麼看?
好嘛,你長公主在人家尚未休妻之前就巴巴的貼了上去,莫不是要給人做妾不成?!
就算裴醒山回來之後休了吳氏,那傳言也只會變得更加不堪入耳!
赤宣帝都已經替外頭那些百姓們想好了。
什麼堂堂公主仗勢欺人,逼迫良婦被休讓位,什麼駙馬爺屍骨未寒,長公主卻已另投她人之夫懷抱……
沒有最難聽,只有更難聽!
到時候,皇家臉面與威嚴何在?
趙順一時無言以對。
赤宣帝隨手又開啟一本奏摺,見上面寫著有人親眼目睹國公爺與舞陽長公主殿下同住一座大帳、同行一輛馬車,簡直如同雙宿雙棲的恩愛小兩口,氣得直接將奏摺撕成了兩半!
“叫梟然進宮來!”
赤宣帝下意識的脫口命令道。
自從裴梟然在十歲那年,因針對西疆地廣人稀,邊防多事,提出實行軍屯,善垣建堡,按劾將吏,使軍紀大振。
隨後修邊築堡,以守為戰,使西疆的戰事漸少之後,赤宣帝就常常將她召進宮來,商議家事國事天下事。
而每一事,裴梟然總能提出她的獨到見解,總使赤宣帝茅塞頓開,致使赤宣帝養成了一遇到棘手之事,就會將她叫進宮來一起商議的習慣。
趙順想了想,卻是委婉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