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波斯與莫臥兒為爭奪阿富汗地區,那也是打了無數仗,河中也一直是他們角力的第二戰場。
奧斯曼土耳其也是極具擴張性,這些自稱突厥人的傢伙也很勐,當年可是把千年帝國拜占庭滅了,將歐洲橋頭堡君士坦丁堡給佔了做自己都城,曾經西征到了維也納,把一群歐洲蠻子教訓的不輕。
俄國大公娶了拜占庭的公主,便以羅馬繼承人自居,給自己加了凱撒的頭銜,把自己從大公升級成了皇帝。
其實皇帝這個頭銜,在東西方都並不多,能夠有皇帝頭銜,無不代表著一個強大的文明圈。
比如說沙俄的沙皇頭銜,就是來自東羅馬拜占庭的凱撒,拜占庭被奧斯曼土耳其滅了後,莫斯科大公因娶了拜占庭公主,就不要臉的以羅馬繼承者自居。
而拜占庭是從羅馬帝國中分出來的,還有個西羅馬,是被蠻子們滅掉的。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頭銜,也正是繼承了西羅馬和法蘭克查理曼的這個法統。
當然,後來的法蘭西皇帝就是法國人僭越自封,雖然他們自稱他們才代表著西羅馬帝國皇帝的法統沿續,但教會和日耳曼貴族們可不承認。
東羅馬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滅亡後,奧斯曼蘇丹便也以羅馬繼承人自稱,他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加入了羅馬凱撒這個頭銜,也自稱羅馬人的皇帝。
只是俄國人一直在跟土耳其爭這個頭銜,都自稱是東羅馬人的正統繼承人。
除了羅馬留下的這兩大皇帝傳承外,中亞還有波斯皇帝,古老的波斯皇帝頭銜也叫萬王之王,波斯人建立皇帝頭銜其實遠比羅馬人還早。
波斯皇帝的頭銜,在薩珊時期,被定型為阿沙,後來波斯地區的許多統治者,從總督到稱霸一方的國王,再到控制大量地區的萬王之王,都用阿沙頭銜。
直到後來蒙古西征,蒙古人征服了波斯地區,建立了尹爾汗國,再到後來察合臺汗國出了個帖木兒瘸腿戰神,征服了波斯,地跨亞非歐,建立了一個帖木兒帝國,他死後,兒子們爭奪汗位。他的一個兒子米蘭沙,以波斯文化圈的阿塞疆為基業,因此恢復了波斯阿沙頭銜。
百年後,米蘭沙的後裔巴布林,在中亞屢戰屢敗,轉而在阿富汗東南部站穩腳跟,隨後入侵印度,建立了莫臥兒帝國,並繼續使用阿沙這個皇帝頭銜。
其實真正論起來,這個世界真正的皇帝法統,其實就是三個,東方的中國皇帝法統,歐洲的羅馬皇帝法統,以及中亞的波斯皇帝法統。
羅馬人法統傳到如今,分出來三支,神聖羅馬皇帝是從西羅馬皇帝傳承,這個也是羅馬教會的加持。
而東羅馬皇帝,也就是拜占庭帝國的傳統,奧斯曼和沙俄都爭著自稱羅馬繼承人,奧斯曼佔了君士坦丁堡,稱自己就是羅馬人的皇帝,而沙俄卻以自己娶了拜占庭公主,所以當拜占庭被異教徒滅亡,那麼他這個女婿繼承羅馬合情合理,也自稱凱撒。
歷史上後來連保加利亞都出來爭這個頭銜。
波斯皇帝法統在薩珊王朝之後是中斷了的,他們被阿拉伯征服,後來蒙古人又來了,帖木兒帝國征服波斯後,也沿用阿沙這個波斯皇帝頭銜,只是後來帖木兒帝國在中亞衰亡後裔跑去征服印度,繼續沿用這阿沙頭銜。
而原波斯地方,由波斯人建立起了薩菲王朝,自稱波斯第三帝國,也沿用阿沙皇帝頭銜。
所以波斯皇帝這個法統,其實如今也是兩支傳統,一個在印度一個仍在波斯,只是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統治印度大部份地區的莫臥兒帝國的君王貴族們,大多是突厥化蒙古人,或者說是傾向波斯文化,他們的宮廷用語就是波斯語。
而波斯薩菲自稱是薩珊王朝後裔,可他們卻早就是突厥文化信尹教。
華夏大明皇帝,這是自秦始皇開始一脈相承的東方皇帝。
神聖羅馬皇帝、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羅馬凱撒、俄國沙皇、莫臥兒阿沙、波斯薩菲阿沙。
當今世界能擁有皇帝頭銜的一共就六個。
其餘的諸如法蘭西國王,英格蘭國王,瑞典國王,西班牙國王、波蘭立陶宛國王、丹麥國王、葡萄牙國王等等,都只是國王,甚至只是大公。
英國女王后來能有皇帝頭銜,那是英國後來佔領了印度,所以搶了莫臥兒帝國傳自波斯的阿沙皇帝頭銜。
法蘭西皇帝,則是後來拿破倫強迫教皇給自己加冕稱帝,這其實就是僭越,當然,拿破倫幾乎把整個歐洲踩在腳下,他這個皇帝頭銜相當於他搶來的,仍是羅馬法統。
當今六大皇帝,神聖羅馬三十年戰爭兵敗,現在是既不神聖,也不帝國,更不羅馬了,這個以日耳曼尼亞為核心的歐洲國家,巔峰時皇帝是有實際權力的,但早就淪為了由數百個小諸侯國組成的徒有國家之名的鬆散政治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