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人眼裡,能當上侍郎、尚書就不得了了,如果做上大學士,那已經位極人臣,更別說那萬里挑一的首輔。
在但王氏眼裡,卻不像一般百姓覺得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卷大蔥,她很清楚,大學士、尚書在皇帝面前,其實在權威上有著天壤之別。
就好比崇禎能夠用金快夾籤枚卜宰相,也能夠把首輔直接流放邊地一樣。
“陛下不怕他們真鬧起來,也難收拾的。”
朱以海笑笑,繼續拿著千里鏡遠遠的打量那些大學士們的面部表情。
紹天朝建立以來,中樞也已經有了個較穩固的班子。
相比他起義之初,首輔宋之普也只曾任過戶部左侍郎而已,其餘學士、尚書等甚至多隻是郎中、員外、主事等。
這幾年皇帝北伐,聲威大震,這匯聚而來的大明臣子們也越來越多,許多曾經的大學士、尚書、侍郎、總督巡撫,也基本上都匯聚過來。
不過朱以海倒也沒有亂授官爵。
他的內閣殿閣大學士比較穩定,三殿三閣各只任一位大學士,另外不設員額的內閣協辦大學士、內閣學士,倒是前後授任不少。但這些協辦大學士、內閣學士比起正牌的六位大學士,職權相差很大。
首輔宋之輔統領內閣,六位殿閣大學士分票擬票,仍是負責朝廷日常事務。
而重要軍政要務,則在總理衙門處置,由皇帝親自處置,又設了非正式職無定額的總理大臣、協理大臣數員參預軍機。一般內閣兩人,都察院、諫院各一人,御營都督、京營總督各一,兵吏戶也有加協理大臣銜參預軍機的。
此外翰林院的翰林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內閣也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兼職行走。
今年又新設崇文、弘文兩館,亦設兩館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
這些學士裡面,自然是六位殿閣大學士最尊貴,正一品。內閣協辦大學士,從一品。
內閣學士正二品,翰林學士正三品。
內閣侍讀、侍講學士,從三品正四,兩館學士從四品,兩館侍讀、侍講學士,正五從五品。
兩館還有六品的直學士,以及講經博士、校書郎、校理、正字等官。
紹天朝的這套學士官制,明顯比崇禎朝及以前的都要更復雜一些,僅內閣大學士,以前都是五品,而現在是正一品。
以前內閣大學士是靠兼六部的尚書,甚至加宮保銜來確立品級提升地位。
而現在直接就是正一品了。
內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內閣學士等都是專職,而翰林院和兩館,以及總理處的大臣、學士銜,則多是兼職。
“陛下就不怕這些老先生們犯起拗脾氣來,來個小海站冰立雪?”
朱以海收起千里鏡,“送你。”
王氏笑著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