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闢疆已經在準備返臺,他得到了一個新的職務,繼續掛職臺灣,但現在是掛職臺北知府了。
冒襄端起茶杯抿了兩口,望著張國俊的車隊,緩緩道,“陛下推崇秦皇漢武唐祖宋祖,他今年的那首沁園春·雪大家也都欣賞過吧,意境壯美,氣勢恢宏,評點歷史人物,霸氣側漏啊。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凋。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幾人都點頭。
曾經的復社四公子,那也都是極為才華的,這詩的好壞他們自然也是一眼便知,確實大氣磅礴,胸襟豪邁。
“那句欲與天公試比高,透露了許多啊。”
面對著幾位好友,冒闢疆也是沒什麼保留,直言道,“我覺得皇帝立大皇子為太子,而不立九皇子,其實根本不是因為嫡長不嫡長,與真嫡假嫡無關,當今天子是何等英雄帝王?
硬是在這殘破傾危的江山中,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短短不到五年,就盡復中原。
這等本事,就算是太祖復生,也沒這般雄闊啊。
雖說才起兵數年,可不僅軍事上驅逐了韃虜,而且他不是簡單的收復江山,而是推行了這麼多新政,今日大明江山雖復,但其實與以前的大明朝其實可以說不一樣了。”
幾人點頭。
如今的紹天朝,倒可以說跟當年劉秀光武中興一樣,立都洛陽的東漢朝,與立都長安的西安朝,雖都是劉家人建立,但連基本的國策都不一樣了。
西漢一直是抑制打擊豪強的,但劉秀卻是聯合豪強建立的東漢。
冒襄認為皇帝推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制度上更是處處復古秦漢唐宋,這裡面也透露著皇帝的雄心壯志。
既要恢復漢唐舊疆,甚至也要如漢唐一樣開疆拓土,更要如漢唐強盛,也要如兩宋經濟富強。
而他做為中興天子,權威無上,擁有大明朝不弱於朱元章的專政大權,這樣的皇帝,又有那樣的雄心,那他對於繼承人的選擇上,就絕不會如普通皇帝那樣只會按嫡長制來選。
“皇帝其實是要立賢。”
“大皇子尋回來後,皇帝沒立他為太子,九皇子出生後,也沒立為儲君。為何是現在立大皇了為太子?偏偏是皇帝親自帶在身邊教導了一年多後的現在?“
“都是因為大皇子由皇帝親自教導後,其表現得到了皇帝的足夠讚賞,皇帝不止一次的公開稱讚大皇子性格堅毅堅韌,說他小小年紀經受了磨難考驗,還說他聰明好學,知上進,誇讚他賢,這些都已經透露了。”
皇帝要立賢而不是立嫡立長。
立嫡立長,確實是一條極重要的繼承製度。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繼承人立的是誰?誰又最終繼承了他們的帝位?”冒闢疆反問。
大家不免陷入沉思,一語驚醒夢中人。
皇帝也是要分成三六九等的,如祖龍始皇帝,那是皇帝之始,漢武帝更是能夠永載史冊的大帝。
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都是那種萬里挑一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