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此時也顧不到地方,石廷柱舉薦,那就讓吏部授官。
糧道升布政使,這就是越級提拔了。
因形勢緊張,朝廷甚至讓張集不需要到京城去向皇帝、攝政王謝恩,也不需要到吏部辦手續,直接就在山西上任理政。
不過張集是個明白人。
這京城可以不去,但該給的禮是一錢不能少的。
這是他官運亨通的秘訣,送禮這塊他可是行家裡手,於是掏出自己的秘密記事本,開始擬一張禮單。
很快,單子擬好,他又仔細核對半天,最後算下來,京裡各處打點好,最少也得送上一萬五千兩銀子的禮。
人可以不去,禮必須到。
京裡任何一個衙門,落下一個,可就會出大問題的。
思索了下,張集打算多加五千兩,準備兩萬兩銀子打點,他叫來兒子又叫來一位心腹師爺,讓他帶兩萬兩銀子入京打點。
“這是三千兩銀子,額外給你路上和在京花銷,我再給你一隊家丁護衛,你路上不要耽誤,謹慎小心,務必早日到京,把事情辦好!”
他還寫了多封信,讓兒子帶到京去。
打發走兒子,他又開始擬另一個清單,是要給山西上官的禮,雖然升到布政使,可他上頭的婆婆也還很多,總督、巡撫、巡按,還有駐防的滿漢將軍等等,都得打點好。
甚至各營的軍官、士兵,都還得準備筆銀了。
而石廷柱這位新巡撫老朋友,就得孝敬更多。
這次新職到手,銀子如流水般花出去,不過張集倒不心疼了,更不需要借債了,他現在手裡有銀子,而且有了這新職,以後也繼續撈銀子。
雖不如糧道位置緊要,可只要他那張網還在,在布政使任上,這買賣照樣做。
擬定一萬兩銀子的禮單後,他想了想,又提筆準備了八千兩銀子。
這八千兩卻是專門準備送給太行山東面的土國寶、馬國柱、楊國威、張鼎等合作伙伴們的,沒有他們,他這買賣也賺不到這麼多銀子。
坐在那細思了會,他決定先去拜見石廷柱,然後出井陘親自去秘密拜訪一下土國寶馬國柱二人。
督糧道還是布政使,張集不太在意,他在意的是撈銀子,大清眼看著是要亡的節奏,他得趕緊多撈些銀子,順便跟那邊搞好關係,也還能多條退路。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