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戶籍統計濟南府在萬曆末有近七萬丁崇禎末, 也依然還有五萬丁左右。”
大明朝統計戶籍, 經常只統計丁, 因為丁是徵役的基礎尤其是在一條鞭法後官府統計很少再統計戶和口大多隻統計丁。
十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男子為丁而女子以及在仕官員監生貢生、身在營伍之人以及傭人、奴隸皆不在統計之列。
所以明代統計的這個丁只算納稅服役的人丁數不是真正的戶籍人口當官的生員、當兵的傭人奴隸這些都不算女的更是全不算十六以下六十歲以上也不算丁口。
在除掉這些後濟南一府還有七萬丁數量還是很驚人的。
到明末時經歷戰亂等也還有近五萬丁。
韃子來了後加劇了人口逃亡。
“我們拿到濟南府衙的戶籍檔案濟南城中分為八約共計五十七甲六百牌一共六千一百一十七戶兩萬五千九百四十六口。
另近城的有東關、南保泉等十四里有六十八甲六百一十二牌六千三百九十四戶兩萬三千一百七十八口。”
“滿城的沒算滿城平時常住人口不多這次主要是博洛把城外的旗人莊田上的滿人、莊丁、奴才等都撤進城來了。”
朱以海對這個戶籍資料倒表示相信濟南雖是大城但平時城中人口才兩萬五千多也並不算少而靠近府城的城關附近也有差不多人口也可以算城市人口。
僅這就有近五萬人口了其中的丁大概也就是萬把左右。
濟南府擁有很多縣全盛時七萬丁加上沒計算在內的推算下是差不多的。
昨晚一夜混亂三千宣大兵屠光了滿城殺了幾千人。其中真正的旗人不到三千還有許多包衣旗人和漢軍旗人家眷另有上千的漢人莊丁奴隸。
除了屠了幾千人宣大兵還趁機把內城洗劫一空。
“有大約兩千蒙古旗兵往北跑了幾千綠營兵、團練昨夜跑出城後天亮已經有些求降還有些潰散了。”
沈宸荃認為應當追究楊捷他們濫殺無辜的罪行。
朱以海倒也知道這種事情難以避免畢竟明軍有意讓他們內訌以避免強攻濟南帶來的傷亡。
路是自己選的總不能要求楊捷他們能跟御營一樣只殺韃子獻城吧。
總的結果朱以海還是很滿意的。
昨夜城裡逃出去的軍民兩三萬人口很快還是能夠招撫安定尤其是普通百姓他們逃又能逃到哪去只要戰事結束他們會很樂意回到家鄉。
“召楊捷、姚啟聖。”
朱以海特意召見姚啟聖這個師爺是因為這人代表請降表現的很出色而楊捷的降書裡也沒忘記姚的功勞說他是定計之人昨夜還親自帶人開啟了北門後來又帶人殺進了巡撫衙門親自砍了巡撫張儒秀的腦袋立了大功。
而且這個姚啟聖在請降的時候還表示自己經商幾年積攢了二十萬兩銀子願意捐獻朝廷。
就憑這也值得皇帝親自召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