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鐺鐺,嘿幼嘿幼。
章丘城外,沿河兵馬結成十里連營,戰旗飄飄。
而大戰當前。
章丘城裡,鐵匠坊的那些鐵匠鋪子卻還炭爐燒的火熱,鐵匠們掄錘鍛打不停。倒不是這些人膽子大,死愛錢。
而是皇帝認為這場戰鬥用不著百姓協助,御營都有多了,鄉團也只能在後面打下手,所以百姓們該幹什麼繼續該幹什麼。
皇帝甚至還特意去走訪這些鐵作坊,看著他們的產品。
許多鐵作坊都在打章丘鐵鍋,大錘小錘鐺鐺的敲個不停。
朱以海仔細觀察,發現這些鐵鍋確實真材實量,說打多少錘,那絕對不會少打,鍋拿在手裡極有份量,特別是這千錘百打出來的那質感沒的說。他也不由的感嘆,難怪章丘的鐵匠千百年來這麼有名,經久不衰,確實也是有原因的。
那些鐵匠們常年掄錘,全都是一身肌肉。
老師傅們拿個小錘指指點點,夥計們卻是舉著大錘勐砸,朱以海甚至在這些作坊裡看到不少女人。
既有四五十歲仍能掄大錘的大媽,也有二三十正當年的少婦在揮錘,甚至還有些十五六歲姑娘的。
她們都有個特點,長的特別壯實。
一些年輕婦人甚至也擼起袖子,赤著手臂在那揮錘,那結實的胸肌,粗壯的大腿,一看就是有力量。
她們揮汗如雨,雖然臉上挺髒,可卻讓人驚歎勞動之美。
朱以海不得不感嘆,章丘這鐵匠傳承確實了得,不過許多都只是家庭小作坊,雖說看著手工紮實,真材實料的,但還是有些落後了。
他甚至還能跟國丈陳函輝提起應當在這裡搞一個官營鐵廠,利用這裡的鐵礦、煤炭資源,以及這裡優秀的鐵匠人才,整合這些資源,建起一個冶鐵、鐵製造中心。
就跟廣州的佛山鎮一樣,突出產業化優勢。
章丘雖是農業大縣,但有這樣千年的招牌,不能白白浪費啊。
“把這些鐵匠師傅們整合起來,搞一個公私合營的鐵廠。這些家庭作坊入股合夥,咱們擴大規模,提升產能,最佳化管理,絕對能夠有更大的產能效率以及收益。”
“訂單更多,效率更好,這些鐵匠們也能有更多收益,雙贏局面,甚至章丘也還能得到更多稅收,豈不很好?”
陳函輝倒沒啥心思在這些鐵匠和鋪子上面,他現在滿腦子都是韃子一萬多人馬向這裡殺來。
就算再有準備,可也難以不放心上啊。
這個時候,不好好研究下排兵佈陣,怎麼卻想到搞鐵廠了。
“聖人真不擔心這場戰鬥?”
“一切都已經安排好了,韃子也已經往咱們陷阱裡鑽,有什麼好擔心,現在就等著收網而已。”
“朕相信御營各鎮的將士們,陳公不相信他們嗎?”
陳函輝苦笑,“臣實在無法做到陛下這般灑脫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