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海上升明帝> 第606章 下南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06章 下南洋 (2 / 3)

所以商人們習慣合夥,比如十個海商各出一條船,交叉入股,這樣就算一條船沉了,但只要其它船有安全的,那麼其收益都能保證。

他們還往往會僱傭一些經驗豐富的船長,給予他們一定的身股分紅,這些船長雖不是真正的船東,但在海上,一切他們說了算,他們負責船隻航行和船上的秩序安全,手底下往往還會有一支護衛武裝。

郭佩就是個這樣的大班,是鄭氏集團名下的,自己以前常跑廈門到巴達維亞,這次也是先從廈門到廣州,再一起南下。

郭佩的船有許多股東,平國公鄭芝龍、延平郡公朱成功、福清伯顏克英等數十人,郭佩自己也有一股,他還額外有身股。

對於這趟航行,他很是樂觀。

陳魏如還碰到兩個在巴達維亞認識的朋友,楊營楊課兄弟倆,他們都是潮汕人,也是很早下南洋闖蕩,兄弟倆都在巴達維亞娶了華人後裔女子為妻,並生兒育女,這次兄弟倆也是聽聞國內有變,特意回來祭祖,並採購了一批茶葉回去。

他們採購的是福建武夷茶,發酵的紅茶在海外較受歡迎。

楊營兄弟本錢不多,每人各只採購了三百兩的武夷茶,這次他們還帶了幾個族人一起出海,族人也採買了一批茶葉,他們是頭次出海,如今沒有海禁,讓他們可以不用偷偷摸摸出海,都盼著能出海賺錢。

六條船上,滿載貨物。

艙底最下面裝的是較重的瓷器,穩重還能壓艙,上面則是用籮筐裝的茶葉,還能給瓷器予以保護,再上面則是絲綢等一些貨物。

不少搭船南下的商人,攜帶的貨物都以茶葉為主,茶葉現在海外也越來越受歡迎,需要大,利潤高。

據說英國人就很喜歡紅茶。

大明茶葉現在廣州、寧波等地出口,紅茶一擔二十六兩,綠茶一擔二十四兩。

陳魏如他們這種屬於直接採買出口的海商,跟一般外國商人採購不同,朝廷新規,開放港口貿易,允許外國商人直接來貿易買賣,但他們出售和採購商品,都必須透過對外貿易的商行,那些商行要取得朝廷授予的部貼牌照,執照經營。

商行們為之中介,比如買茶葉,商行負責出面與茶棧交易,不直接與內地茶商交易,這樣好處是集中方便,而且就算出了問題,也可以直接找茶棧負責。

內地的茶號賣茶給茶棧,茶棧再透過商行與外商出貨交易,增加了幾個環節,多了些佣金、通事費、破箱費、報關費、關稅等等,加起來起碼有茶葉的一成。

茶棧在各大港口設有倉庫、招待所,還有自己的翻譯,代茶商向商行推銷茶葉,提供各種便利。

現在各大港的貿易商行,其實都是有官方背景的,不是皇家產業,就是官營的,要麼也是勳臣貴族、高官們後面控股的。

如各碼頭的茶棧,其實也是這些商行建立或控制的。

這樣搞,對於茶葉出口其實還是比較有利的,能夠擴大規模,尤其是掌握議價權,售後、品質等也都有保證。

當然,如陳魏如這樣的散商也多,他們都是直接到原產地採購茶葉,比如陳魏如直接就在徽家老家採購祁門紅茶,比經過茶販、茶莊、茶號、茶棧、茶行等一道道手續,減少了許多費用。

他直接自己採買瞭然後付運費到港口,找商行代報關也行,自己報關也可以。

茶葉關稅是百分之十。

一擔紅茶二十六兩,稅二兩六。

比起外商在碼頭採購其實要便宜許多,外商各種環節相加,最後茶葉上船出港,成本二十六兩,各種佣金、關稅等加起來,要三十多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