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中原出現了許多新的大寨,好些人還公然自立王號,並建營立寨,攻城掠地,這是大聯盟崩潰後的重新兼併重組。
因為亂的太久,所以朱忠義認為,光是招撫是不夠的,這些土寨經歷了這些年的動亂,在明朝、順軍、清廷甚至是劉洪起等之間搖擺不定,就算表面招降了也沒用。
所以得有針對性的先剿,用兵剿一些,殺雞儆猴,立威之後,再示以恩招撫。
否則根本起不到作用。
“臣建議對付土寨可分幾步走,第一步,針對在鄉的原朝廷文官武將以宗族為基礎建立的大寨名寨,以招撫為主,授予那些寨主們知府知縣等當地地方官,重新恢復府縣衙門,甚至可以將他們的土兵直接編為鄉勇團練,”
這些人本就是朝廷官員,有些是致仕了的,有的是戰亂回家的,還有不少原有朝廷功名的進士、舉人、秀才等,他們往往在當地也很有名望,甚至有不小的宗族勢力,且在戰亂中,他們建立的土寨,一般來說也是相對有秩序的,所以優先招撫他們。
對於其它幾種土寨,比如豪強、流民們建立的,土匪賊寇們建立的,則要示之以威。
限期命令他們解散土寨,交出武器,甚至交出營寨,拒不奉令的,就發兵一一剿滅。
“攻滅賊寨後,可派兵駐防或直接拆毀,對其武器馬匹錢糧等沒收充公,對其寨民,則令返回本鄉就業,或直接就地建立新的屯莊,屯田耕地地。”
“陛下,只要還有土寨在,那麼朝廷官府的權威就難以有效推行,政令也難出衙門,更別說徵收稅賦等,所以必須得次第掃平。”
朱以海看著朱忠義,看的出他有些緊張,但說話還是很有條理。
他沒看錯這年輕人,確實是在下面鍛煉出來的。
這讓他想到了那些歷朝開國名將名相們,許多人出身普通,但最終卻能成就功名,名流青史,最重要還是經歷了足夠的鍛鍊,最終大浪淘沙的選出來的。
有句話不是說,名相必經郡縣,勐將必發於卒伍嗎?
“如果朕讓你放手去處理歸德府的土寨,你有什麼計劃?”
“陛下剛答應給臣拔兩千御營將士加強歸德團練,又拔三千甲,一千銃,火炮大小百門,有了這些,臣的歸德團練能夠立即上一個臺階,對付那些土寨綽綽有餘。只要剿撫並用,要不了多久就能次第掃平了。”朱忠義說的很有自信。
“很好,朕就給你全權,另外朕知道你跟趙老夫子關係不錯?那朕授趙老夫子為河南省歸陳許道分巡,你們一文一武繼續搭檔,你這個歸德團練總兵,也不僅轄歸德府。”
朱以海直接把開封府一分為三,南面分出一個陳州府加一個許州府,於是朱忠義爺倆就管轄三個府。
趙老夫子是分巡,這是小巡撫,軍政錢糧皆管,比之前的歸德知府自然是更上層樓。
朱忠義的歸德團練總兵,還加河南副提督銜,防區就是這三府。
整個河南省劃分為四個分巡道,歸陳許道,河陝開汝道,河北道和南汝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