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揚州這樣被屠的,還有無數沒被屠,但被劫掠一空的城鎮,若沒有大明的將士們奮起反擊,如今江南安的寧靜?”
“看看現在的淮南、山東、河南等地,現在還是一片戰火,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將士們在前線守邊、殺虜,後方計程車紳地主、工匠商人、農夫百姓們,也應當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各出一份力量,地主納糧,商人繳稅,齊心協力,共創太平!”
一番話說的眾臣們都很激動。
不過劉宗周在沉吟了一會後,還是據理力爭,他同意提高給將士們的福利,但也認為眼下財政壓力大,就算擴軍也得一步步來。
各省的省營,他提出應當加快整編,特別是後方的省,應當先只編一鎮,比如福建、廣東、浙江、江西、江蘇、廣西、貴州這七省,先只整編一鎮,五千甚至三千兵就好。
不打仗,整編兩鎮一萬人,那壓力太大。
有三五千,再配上些團練,穩定後方治安應當不成問題,可節省許多開支。
江西行營、廣西行營,都可以暫時不設,以後再慢慢來。
御營各鎮,八千人還是太多,應當五千戰兵一鎮,現有的這本部二十一鎮足夠多了,甚至可以只保留二十鎮,總共十萬戰兵。
湖廣、川貴、陝甘、福建四行營,也應當改成五千人營,或者擴編為兩個行營,各四千人。
總之,劉宗周認為,軍隊不是光有數量多就行,還是得精銳能戰,如果數量少些,就能裝備更強,軍餉糧草等也更能保證。
甚至在設行營的省,可以不再額外設省營,如福建、湖廣、四川、陝甘,這樣的話,兩廣、雲南、江西四省各市以一省營兵。
然後浙江、江蘇、安徽這三省,由御營本部、京營負責,也無需再設省營。
那樣,御營本部二十鎮,京營三鎮,行營四鎮,省營四鎮,總共三十一鎮,統一五千戰兵一鎮,配一千八輔兵,那總共十五萬五千戰兵,加五萬五千八輔兵,全部二十萬出頭。
一兵餉錢五六十兩,軍餉錢千萬出頭,可就削減下來許多了。
朱以海對劉宗周的張口就來,卻也沒反對。
事實上,大明軍事上的節節勝利,尤其是皇帝親領的御營的節節勝利,正在全面洗牌大明控制區的勢力,包括非直控地區。
如四川成功的整編軍隊,江西和湖南也整編的不錯了,至於說兩廣和福建,如今也在幾次博弈中,透過拿下丁魁楚,重用瞿式耜,調走鄭芝龍,派御營南下等辦法,已經基本上把嶺南給納入控制。
雲南還在動盪,朱以海也恰好把廣西、貴族一些還不怎麼聽話的軍頭派過去,驅虎吞狼,又是調虎離山,趁機加快對幾省的控制。
總體上來說,御營打的勝仗越多,前方形勢越好,後方也就越聽話了。
江浙地區現在更是御營經營的跟鐵桶似的,現在又新拿下淮南,奪佔半個山東和遼南。
韃子那邊形勢卻是越來越壞,他們傳統的戰法,對上朱以海的這種亂披風拳法,也是被打的暈頭轉向,而韃子內訌,多爾袞暴斃,他兩個兄弟也接著被害,也將掀起新一輪洗牌。
這必然也會影響到韃子。
所以這一階段,明軍其實也暫時達到了一個進攻的頂點,再打也沒有餘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