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明來說,這些人跑到外面去,根本不配再稱為中國人,商賈本就是四民中最下賤的,現在在外面亦商亦盜,偷稅逃役,在外面被人殺了,那就殺了,何必為了這些賤民動兵。
甚至呂宋打林鳳時,明朝還派人去幫呂宋場子。
是你們自棄國家的,國家當然也不會為了你們再出頭。
這種想法不僅明朝如此,其實後來的清朝也是如此,誰讓你們好好的中國不呆,非要跑外國去?
死了活該!
明清兩朝,對於出去的這些華人,根本就沒把他們再當子民。
這種思維,那些殖民者一般很難理解,所以屠過華的呂宋西班牙人,其實也一直有些擔心大明清算後賬。
他們以前與大明也談過幾次,想來大明貿易,但大明不稀罕,不願意。西班牙人想來硬的,結果打也打了幾次,但沒打贏。
在臺灣島北面佔了塊據點,最後因為被日本禁斷貿易,這條航線貿易量銳減,這個據點也就沒什麼價值,人又太少,最後被荷蘭人給出兵佔了。
本來呂宋總督想著放棄算了,誰知道大明現在局勢變化,這天子居然改換政策,拿出了以前他們求之不得的條件。
呂宋總督都差點笑傻了,找一些華商瞭解了下現在那邊的具體形勢後,他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一定得抓住。
所以這次特意派了三條西班牙大帆船前來,滿載著許多貨物。
“帶了什麼貨物來?”
“呂宋總督打算把這三條船連貨,都賣給朝廷。”宦官陳九稟報。
這可就有些讓朱以海意外了。
“連船帶貨?”
這三條來自呂宋馬尼拉港的西班牙大帆船,都是五百噸位的,每條船上配了十五名軍官,二十六名水手,還有十九名見習水手,外加十名雜役,以及二十一名炮手,總共九十一人,大概是五點五噸分配一人。
另外船上還有一隊共一百二十五人的僱傭兵,全船總人數二百一十六人,三條船就是六百四十八人。
這三條船雖然有些老舊了,但放在東南仍然還算是比較強的,哪怕只是武裝商船,也還是很不錯的。
呂宋總督的使者從船上下來,這人帶了翻譯,但自己也會說一口廣東話,據說這個西班牙人,其實是一個混血,混了好幾代了,有廣東華人血統,也有呂宋土著血統。
船上除了水手、傭兵外,還搭乘了一些乘客,多是些在呂宋許久的華商,這次也是來拜見皇帝談貿易的。
使者拜見皇帝,送上了船艙裡的貨物清單,還有船上的人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