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海上升明帝> 第485章 養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85章 養女 (2 / 4)

難民們對這些深目高鼻紅毛的番人,有些畏懼,但這些人施粥、醫救,甚至幫忙超度、收斂、收養孤兒這些,卻也漸漸的讓他們得到一些難民們的好感。

朱以海對這些葡萄牙、西班牙傳教士們的行動,還是持開放態度的,一來他現在與澳門那邊聯絡密切,雖然他現在舟山等地建立了炮廠銃廠等,但澳門仍然能源源不斷的提供僱傭兵,尤其是合格的炮手和水手等。

其次朱以海跟葡萄牙與西班牙展開貿易合作,不僅是購買火器,僱傭炮手,也還包括正在展開的風帆戰艦的合作建造,甚至是聯合對荷蘭人的打擊等。

基於這些合作,所以只要耶穌會能在他劃下的界限內行事,朱以海還是允許的。

而且這些傳教士們不僅是傳教的,他們大多能力還挺強,基本上都還精通數學,懂鑄炮造槍這些,甚至醫學這塊也還行,所以他們過來後,也還充當著御營裡的參謀、顧問等職,甚至還兼任醫官。

要說山東巡撫和御營,其實也有在對難民們展開賑濟幫扶,但問題是現在太多了,救不過來。

隨著御營行動的擴大,以及清軍開始反擊,不僅是登萊到處在打仗,就是整個山東,甚至北面波及北直、遼關,南面涉及徐淮,都在打仗。

兵荒馬亂。

戰爭必然涉及百姓,尤其是如今清軍物資緊張,便只能進一步的掠奪百姓。

而韃子在沿海搞的遷海令,以及棄淮令,都使的無數百姓成了無家可歸的難民,都知道登萊這裡是大明天子親臨,還有船把百姓撤往安定而富裕的江南,無數知道訊息的百姓,都在往這邊趕。

甚至現在遼東的漢民也往這邊來。

黃宗羲一直在忙於難民安置的問題,優先把那些工匠、讀書人等撤離,萊州、登州、長山、威海、煙臺、成山、青島、鬱洲、崇明,一站站的接力運送。

但遠遠不夠。

難民太多了。

他也在搞就地安置,復墾補耕,捕魚打獵等等,但面對著似乎無窮無盡的難民,這些都遠遠不夠。

就算每天只供兩頓稀粥,也都壓力巨大。

飢餓、疾病等不斷帶走饑民的生命,就算眼下是夏天,還不是最要命的寒冬,可死人還是很多。

丈夫失去妻子,母親失去孩子,孩子無依無靠。

黃宗羲奉旨建立了許多臨時難民安置點,轉運點等,組織難民自救、自治。

可缺醫少藥,更缺糧。

人命如草芥,如風吹蠟燭一樣的倒下。

最可憐的是如那個小女孩一樣的孤兒,父母兄姐等全死了,最後成了一個可憐的孤兒。

谷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