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帶來有心腹家丁立即開始挖起來,此時水漫河堤,他們所做的不過是加速了河堤崩潰。
迅速挖出一條口子後,高漲的洪水立即迅速的衝涮,越衝越深。
高元美趕緊叫人離開。
“這就行了?”
“馬上就要決口了,趕緊走。”
果然,等他們乘上船,駛到不遠處,就看到那口子很快就越涮越寬,一丈兩丈,七八丈,十幾丈,七八十丈·······
此時風狂雨急,河中洪峰疊加,水洩不急,突然涮開的一個口子,立即成了這天上黃河的新出口。
滾滾洪水開始往東北方向衝去,水漫金山。
黃河本來在蘭陽是往東南走,經儀封后進入了歸德封的考城,再一路經徐州奪淮入海。
可現在,北堤決口,水開始奔騰著往北直隸的大名府長垣奔去,甚至以高元美的專業,一眼就知道,不僅大名府,就是山東曹州府,也將成為黃河大決後的泛區,甚至極有可能黃河再次改道。
本來黃河幾千年來就經歷數次大改道,在南宋時才奪淮入海的,在以前,都是經山東入海,甚至曾經在河北入海。
這條地上懸河,決堤之後可就很難控制,除非朝廷搶險堵決,重新將黃河約束進河道南下。
但問題是現在河南的情況,朝廷是沒餘力堵決的,河南地方更沒這個能力。
他們連看守這樣險段都沒人,還指望事後堵決嗎?
“走吧,”
這條懸河背河面堤高普遍有一至三丈,有些地方甚至高懸五丈,銅瓦廂這就有四丈多高,這樣決口,錯失第一時間堵決,後面根本不可能堵的上了。
太平年月,朝廷全力救災堵決,估計都得是幾個月後,洪水過後。
但現在情況,沒可能了。
以現在的洪水,估計這口面能衝到八九里寬甚至十幾裡寬,深達三四丈。
所以不到秋後水枯,是很難堵的。
洪水奔騰北洩。
迅速淹及西北的封丘及祥符,然後折向東北,淹及蘭陽、考城,並直隸大名的長垣縣。
洪水所過之處,盡皆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