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曹縣。
李化鯨衣錦還鄉,以山東團練總兵官身份回到家鄉,錦衣怒馬,帶著百餘綿甲鳥槍的家丁回來,地方上豪傑好漢紛紛前來拜見。
車水馬龍,絡繹不絕。
來的不僅有地方官員,也有本地士紳、大賈,更有許多江湖綠林豪傑,土寨首領等,面對著返鄉的李化鯨,都是第一時間趕來拜見。
“大哥真的好威風啊!”李化鯨的侄子感嘆著道。
他的一個把兄弟則道,“是啊,想當年這些士紳官員可沒人會把咱放在眼裡。”
李化鯨摸著鬍鬚,看著家丁送上來的拜貼以及禮單,也是感嘆不已。
“來者是客,開門迎接!”
花廳,李化鯨特意身著正二品武服出來。
“李總兵好!”
清山東曹州府知府黃登孝帶頭上來問好,身為文臣,還是一府主官,若是太平年月,是不把總兵放眼裡的,起碼也沒有主動來拜見的道理,但如今是亂世,有兵的軍頭很強勢,黃登孝也是新近上任,其治下的曹州府基本上是在運河以西,黃河以東,這塊地方土寨勢力極強,處於山東河南兩省邊界上,極難管束。
自去年明軍攻入山東後,越發的讓曹州混亂,今年明天子又入登萊,大清更是把山東各地的綠營又抽調一空,曹州府也就越發亂起來。
對於新來的提督劉澤清和這位總兵李化鯨,黃登孝自然得巴結巴結,能不能坐穩這知府,甚至保住這身家性命,都還得仰仗他呢。
李化鯨瞧了眼這胖乎乎的知府,剛才他的禮單上除了上好的絲帛綢緞外,還有好馬兩匹,外加銀八百兩,可以說這禮已經夠厚的了。
“黃府臺客氣了,本鎮還說要去登門拜訪呢。”
“不敢不敢,”黃登孝趕緊客氣道。
說話間,有家丁高聲稟報,“大人,兗西兵備於道臺、曹州黃河廳高同知到!”
這兩位也是派駐曹州的要員,一個是兵備道臺,一個是黃河廳同知,一管兵備一個管河道,是都能管兵的。
甚至按慣例,這兗西兵備道那還是曹州團練總兵李化鯨的直屬上司的,可現在二人卻也來拜見他,可知道他們這位置也坐的不穩,急需李化鯨這個武夫了。
家丁遞上禮單,幾樣禮物外,還各有八百兩銀子,這禮數,都相當於知府去拜見巡撫的見面禮了。
李化鯨看的很得意。
說來李化鯨也是很傳奇的一個人物了,他祖籍曹州,但後來家人遷往直隸,他年輕時流寓山東曹州的城武,因為練的一身好武藝,於是應募在縣衙裡做了名捕快,緝賊捕盜,後來隻身擒了一名大盜,提拔為總練,兼領鄉勇。
如果不是恰逢明末亂世,也許他會當一輩子捕頭,可崇禎末年,中原動盪,流賊縱橫,土寨林立,甚至韃子都屢次入關,劫掠山東,此時兵匪難分,士紳豪強結寨自保,百姓被逼為盜,豪傑據山為王。
李化鯨在地方上已經小有名氣,雖僅是個捕頭,但在一縣裡也還是有不小實權,特別是面對著這亂世,他還指揮著一支壯丁,但他這人腦子很活,並不死板,面對各方複雜的勢力,八面玲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