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餉銀都被拖著,全靠平時搞點走私或搶掠的副業維持,你還要老子跟明軍拼命?
這就好比他們當年還在大明旗下當兵的時候一樣,當李自成、張獻忠這些流賊縱橫的時候,他們也是能避就避,當清軍南下後,更是直接就投降了,拼命,那是不可能拼命的。
黃道周等安徽明軍似乎跟這些綠營也達成了私下默契,明軍也很少去主動攻打綠營所在城防,一般是調虎離山,綠營也非常配合。
大家儘量不正面火拼,今天你明軍攻佔我城池,明天我綠營再迅速擊敗明軍收復,你來我往,捷報頻頻,請功請賞不斷,實際上怎麼回事,大家都清楚。
地方上計程車紳百姓現在都已經習慣了,反正城裡的大多剃髮了,鄉下的大多沒剃。
綠營儘量不下鄉,明軍也不去打綠營的主意,甚至偶爾還私下裡走私下鹽,甚至是糧食軍械啥玩意的,有錢大家一起賺嘛。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經略貝勒西征,溯江而上。
然後明軍也打破了原有的平靜,接連對長江兩岸的城市發動進攻,綠營雖然有些惱他們不講規矩,但仍沒有誰願意站出來硬剛明軍。
他們東奔西走,到處追擊明軍,今天收復這裡,明天攻佔那裡,仍然是捷報頻傳。
但是,事實的情況則是黃道周、鄭遵謙、劉大刀等一干安徽明軍,正在上游沿岸到處攻城掠地,每破一城,拆城牆填城濠,然後把船隻、糧草、工匠全都帶走。
另外在長江上,安徽的水營和御營的水師也配合作戰,一直對西征清軍攔截尾隨,襲擾不斷。
本來只要幾天時間就能到安慶,結果勒克德渾用了二十二天時間,才到安慶,甚至他攜帶的糧草損失嚴重,不得不在沿岸補給,但現在補給非常困難。
他得花費更多的時間,派兵到更內陸去徵集糧草,甚至還得到處想辦法尋找船隻補充運輸船的損失。
勒克德渾領著一支自認為無敵的八旗精銳,整整一萬人馬,但卻無用武之地,因為明軍並不守城。
就連安慶這樣的重鎮,明軍都是調虎離山然後趁虎而入,攻佔後老三樣,然後迅速撤離,撤去英霍山區。
勒克德渾進入安慶時,
先他們一步恢復安慶的安慶總兵黃鼎,蕪湖總兵卜從善,寧國總兵胡茂禎、徽州總兵李仲興,以及池州總兵於永綬、太平總兵張應夢這六總兵,他們帶著兩萬餘綠營,向勒克德渾報捷,然後請賞。
把勒克德渾氣的想拔刀砍人。
洪經略都氣的臉色發白。
原本攜帶的糧草,是足夠到武昌的,但現在路上花費了比預期多幾倍的時間,糧草早不夠了,還在沿途補給了幾次,但仍沒多少糧食,還指望在安慶這個重鎮能好好補給一下,然後就可以直奔武昌。
但黃鼎等人給他們的是一個空蕩蕩的安慶府城,明軍攻進城後把府庫搬空,然後清軍綠營來了,他們對城中的大戶士紳又搶了一遍,然後嫁禍到明軍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