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如果當初張國維同意贛州諸將的請求,急急忙忙帶著這十來萬人馬一路北上進攻南昌,那極有可能跟朱大典一樣已經敗了。
一是兵太多,沒經整編,號令不一,良莠不齊,而且軍備不齊,兵太多連糧草都供給不了,遠征南昌,很容易就出問題。
再一個沒有整合的這多路人馬,也極可能在被清軍擊敗後潰逃引發全線潰敗。
畢竟忠誠軍也好,龍武新軍也罷,甚至狼兵、滇兵、義勇等等,帶兵的沒多少能打的大將,特別是缺少一股信念。
張國維畢竟在浙東錢塘江防線督師了許久,對於整合兵馬也算有些經驗了,而接替王之仁趕到贛州的提督張名揚更不用說,是跟著朱以海一路北伐到蘇松打了不少勝仗的御營大將。
他很清楚知曉那些亂哄哄的軍隊雖看著多卻不能用,必須得整合才行。
所以寧願把自己帶來的五千兵將給散出去,就是為了能夠把骨架子立起來,又有八千東陽純樸新兵,然後輔以蠻兵、狼兵和一些原官軍,把一些老兵油子遣散掉,再經過了近三個月的邊練邊打,也算是勉強把這一百營人馬拉出來了。
雖然不論披甲率還是火器甚至配合等都還遠遠不夠,但起碼也有了幾分御營新軍的氣象。
張國維他們的策略確實沒能迅速推到南昌九江城下,但卻也起碼保證了贛州這個基本盤不失,還向北蠶食了吉安和建昌。
磨刀不誤砍柴功。
當朱大典的急進戰術失敗後,江西這邊卻還獨好。
甚至最後還透過離間策反的戰術,成功的把江西拿下,還添了兩萬新降之兵。
“張督師再沒捷報傳來,都以為他們在贛南山區裡迷路了。”幾位御前大臣笑道。
朱以海倒一直沉的住氣沒過多催張國維,本來穩紮穩打就是他欽授戰略。
“張督師在江西也殊不易,南贛偏遠,要安撫人心,整合新軍,訓練人馬,都不容易,尤其是錢糧物資這塊更缺,他還一直怕他沉不住氣,尤其是湖廣兵潰後,我最擔心江西了。好在現在終於開花結果了!”
江西的局勢就是那種一直不聲不響,然後突然就爆了的局面。
“殿下,江西如今這局面,接下來該怎麼打?”
朱以海知道他們問的是戰是守。
一直以來,朱以海都不主張過早跟清軍正面攻防硬戰,主張避實就虛的打游擊,但這也被不少人反對,甚至有人認為朱以海懦弱畏戰。
若不是朱以海一直在前線抗清,只怕早就要被冠上昏庸、軟弱甚至逃跑等名頭了。
如今湖廣大潰,長沙都丟了。
江西反而開花了。
朱以海也是嘆惜。
若是湖廣不敗,能把上游徹底打爛,拆掉荊襄武昌諸重鎮,那清軍也難以在上游立足,則處於其下游的江西九江南昌兩座重鎮,也就可以守。
但現在上游湖廣全面潰敗,江西也就不好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