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但魯監國卻仍然來了。”
嘶!
劉良佐驚駭。
“這可怎麼辦,譚泰領兵三萬殺來,這魯監國又親提御營六師北上,咱們爺倆夾在這中間,豈不要成炮灰?”
正驚惶間。
親兵報告,說徵南大將軍譚泰派一名旗牌官已到。
劉良佐稱病,讓自己的中軍先去接待。
半個時辰後,中軍來稟,這位旗牌官是來宣讀北京朝廷命令的,攝政王下旨,以劉良佐棄城失地論罪,奪職,讓他交出兵權,立即回京待罪。
聽到這訊息。
劉良佐面色陰晴不定。
“就給我幾千老弱,我如何能守的住揚州?陳泰不是向稱勇猛嗎,可他帶幾千人不還是沒守住揚州?”
劉良佐站在廳中轉來轉去,越說越氣,“當初老子帶十萬人歸附,結果韃子是如何對待我的?奪我兵馬,將我閒置,如今因這事還要論我罪,真是豈有此理。”
劉澤涵也勸說劉良佐不要回北京。
而他的侄子劉澤洪卻力勸他回北京。
劉澤涵怒視堂兄,“你是擔心會影響到你們父子前途,才不顧我父子死活吧?”
劉澤洪在劉良佐麾下任副將,他父親劉良臣原是祖大壽麾下游擊,大淩河戰敗後,在崇禎四年隨祖大壽投降,入關後為寧武關副總兵,剛升為甘肅總兵。
劉良佐比他兄弟晚了十幾年才降清,降清後也與他兄弟一樣都入漢軍鑲黃旗。
相比起他兄弟劉良臣在清軍中較得重用,劉良佐降清後地位就比較尷尬,雖然表面上清軍保留了他廣昌伯爵之位,但實際上明朝的爵位在清朝並沒什麼用,這伯爵還不如一個世職。
曾經做為江北四鎮之一,如今淪落到這般地步,落差巨大。
花馬劉也是心裡直罵娘。
之前隨多鐸徵江南時,他就一直被閒置,現在再回了北京,只怕就跟劉澤清一樣,得被留在京城坐吃等死了。
劉良佐並不甘心,否則也不會讓兒子去揚州給魯監國送禮了。
“既然韃子不仁,那就別怪我不義了!”劉良佐咬牙切齒,直接把滿州大人罵韃子了。
“伯父三思啊,”劉澤洪大聲勸說。
“澤涵,你趕緊再出城南下去見魯監國,見了面直接道明身份,就說我已率部據淮安城反正,請監國前來接收。”
說完,又叫來家丁,讓人把侄子劉澤洪先關起來,然後戒嚴淮安,宣佈倒戈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