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錢財身外之物,這次叔父只要把錢糧繳納齊,監國那必有回報,到時我那幾個侄兒,都會得到一個官職差事的。”
“這是監國對我親口承諾的。”
方可直嘆氣,“哎。”
······
幾鎮御營兵馬都接到任務,輪流協助清理整頓嚴州,當值時接受調派協助徵糧清田,不當值時就在校場操練。
方逢年說到做到,果然很快就運來了大批糧食和銀錢,嚴州出了一個首輔,方家這些年速發展,五萬石多糧十萬兩銀子,對他們來說,真不是什麼問題。
若不是運糧比較費時間,直接繳三十萬兩銀子會更快。
朱以海再見到方逢年,看到他說已經調集了錢糧運來,也很吃驚,特意去觀看接收。
城內,方家的幾個糧倉全部開啟,一倉倉糧食直接交接,另外城外碼頭,一條條糧船沿江而至,把碼頭都堵的水洩不通。
大米、稻穀、小麥、大麥、蕎麥、豆子,小米、高粱,各種糧食皆有,負責接收的御營糧臺也有經驗,按照市價把各種不同糧食折兌,折成大米計算。
朱以海看了送來的銀子。
一箱箱的銀子,堆了一地。
這些銀子成色不一,甚至形狀不同,既有馬蹄銀元寶,也有豬腰銀鋌,還有銀塊,甚至番人的洋銀等等。
這也難不到糧臺的官員們,他們按慣例,先要把所有銀子鑑定成色,最後按紋銀折兌計算。
“各種銀兩,皆按十足紋銀計算。”
虞大復跟朱以海解釋,“不過說是十足紋銀,但其實紋銀成色並不是最高的。”
紋銀成色一般是百分之九三點五幾,就算尋常說十足紋銀,也一般只是說成色高。紋銀甚至算是一種通用的銀兩單位,各種銀子徵收的時候,就以紋銀做標準。
比如說金花銀,朝廷在很多地方把一部份田稅改徵金花銀。金花銀最初本是指銀子上有金花的上好銀子,其成色是百分之九九五左右,而二四寶銀則成色九七五左右。
叫二四寶銀,是因為這種元寶形的銀錠,跟紋銀兌換時要升水,比如五十兩寶銀,實際要多兌換二點四兩,所以叫二四寶銀。
再比如金花銀,要升水更多。
而一些成色較低的銀子,則要降水,只能兌換更少的紋銀,但很多時候,其實紋銀只是一個記數單位,真正流通的還是元寶銀、金花銀等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