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海上升明帝> 第110章 表動則影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0章 表動則影隨 (2 / 3)

可謂是跟東林勢如水火的人,東林黨也把劉孔昭稱為閹黨的第三號人物,畢竟脾氣火爆,又是勳臣,還手握著長江水師,這種人東林黨既恨又無可奈何。

馬士英還曾推薦劉孔昭入閣辦事,遭到東林黨集體反對,要不是沒有先例,劉孔昭還能成為入閣的勳臣。

劉孔昭在弘光朝壓的東林黨抬不起頭,卻加官晉爵不斷,先升誠意侯,然後南京城破前,還跟黃得功一起晉封為國公,黃得功升靖國公,而劉孔昭升誠國公。

當時弘光朝在長江打造了水師六鎮,由黃蜚、黃斌卿、鄭彩等六位總兵官分地劃界防守,由武操江劉孔昭統領。

只是清軍南下,略施工計謀就騙過鎮江守將鄭彩,輕鬆的過江,鄭彩等不戰而逃,最後南京城中的劉孔昭也只得逃跑。

虞大復就是個東林黨人,所以現在劉孔昭和楊文驄帶兵來投,他堅決反對。

不過對於朱以海來說,他看待事情,不會從東林黨人的角度來看,明末朝廷黨爭無處不在,很多時候一味黨同伐異,已經沒有半點公正可言,就為反對而反對。

如這個劉孔昭,身為大明的勳臣,是第六代誠意伯,他襲爵後為大明鎮守南京,其實也向崇禎提過不少有用的建議,比如他曾上書崇禎,請舉採礦、鹽法、錢法、屯田諸議,以充國用。

雖然崇禎沒采用,但也表揚了他,甚至加封少保。

劉孔昭身為南京的武操江,統領水師,也還是比較用心的,並在擁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抵抗清軍上也很積極,雖說最終水師不戰而逃,劉孔昭也一路東逃,但起碼他從沒想過投降清軍。谷

從南京到蘇州,再到海上,劉孔昭漂泊海上幾個月,卻也一直找機會跟清軍打仗,聽說義陽王監國崇明,也曾經前去擁立,只是義陽王君臣以劉孔昭名聲不好拒不接納。

聽到魯王臺州即位監國,甚至迅速站穩腳跟,便也立馬又帶兵趕來。

劉孔昭跟東林黨人的爭鬥確實是事實,在弘光小朝廷裡,也比較跋扈,甚至清軍南下時,也沒有盡到操江的職責,但對朱以海來說,這些都是罪過,但眼下,劉孔昭帶著一支人馬,在堅持流浪抗清幾個月後,趕來投他繼續抗清,朱以海能拒絕麼?

歷史上這位劉孔昭最後帶兵打回老家青田,在那裡繼續抗清,後來還加入了魯監國的隊伍中,曾經隨張名振張煌言他們打到了南京附近,遙祭孝陵。

他的兒子也在舟山保衛戰中戰死。

直到最終,也不曾降清。

這是一個堅定的抗清派,正是朱以海需要的。

至於他跟東林黨人的鬥爭,朱以海根本不以為意,因為東林黨又不是什麼無辜的小白兔,那些東林嘴炮其實也是誤國的多,劉孔昭一個勳臣中的異類,比東林黨更能打嘴炮,甚至還能拔刀子,其實挺性情的。

朱以海其實還很欣賞劉大炮,他內心裡也很反感明末的那些東林黨人,打著忠君愛國的旗號,其實有很強的君王控制、改造欲,什麼都想按他們說的做,可實際又光會打嘴炮,實**到家。

“孤之前便說過,只要一心抗虜復明,孤都願意接納,不管山賊還是水寇,就連順營、西營,孤都已經下旨招安接納了,劉孔昭為大明勳臣,孤又能不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