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
嘎——
小巨人般的鐵人框架將姜正包裹在內,每一步都伴隨著機械磨合的嘎吱聲。
毫無疑問,這就是姜正班的外骨骼裝甲成品。
——步行者外骨骼動力裝甲!
“子謙!這個聲音不對~應該是組裝哪裡有點問題。”
近三米高的鐵人框架,駕駛員可以被框架完全覆蓋。
為了方便在月球適用,步行者具備維生系統,只是偷懶——主要是材料不足,才沒有全覆蓋式製作。
其下肢強化穩定性,對於速度的增幅並不太強,勉強可以跑個高速,常規時速只有60公里。
但上肢與整體結構明顯更注重負重,步行者可以保持常規時速運送重量不足1噸的物體。
——更重的也不是搬不動,只是搬了跑不動。
而且對於步行者關節處的磨損也會比較嚴重,一般不贊成超負荷載重。
“扳手和椅子拿過來,得調整一下!”
姜正駕駛步行者外骨骼動力裝甲,還沒有正式停下腳步,先被噪音打敗。
——嘎吱嘎吱的屬實太煩了!
要知道隨著時間推移,電子公告板上的選修課程越來越多。
但只有週末與假期才會有所謂的選修課,真正針對性解決官方提出的問題,次數其實並不太多。
所幸正常課程同樣也經過調整,很多官方提出來的問題,其實已經包括在電子專業與機械專業的正常課程之中。
而這機械專業的第一階段成果,便是由姜正班率先完成。
——也就是步行者外骨骼動力裝甲。
命名同樣也是姜正班投票表決,梁星對這種事情絲毫不感興趣,他只在乎成品能不能滿足他提出的要求。
姜正也知道這一點,第一時間駕駛步行者外骨骼動力裝甲向梁星報到。
只可惜仿生義肢的研究被臨時中止,神經接駁技術自然也未曾完成。
否則步行者號完全可以更加靈活!
“什麼情況?”
梁星用餐結束,一眼就看到杵在食堂門口不遠處的鐵人框架。
姜正和他們班學生這是正在搶修?
眾所周知,梁星實驗室成員的飲食作息素來特別規律,步行者在門口恭迎梁星的場面可以被更多學生知曉,那場面絕對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