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子謙是梁星小姑家的孩子,以前其實不姓梁,後來才改的。
但這不是關鍵~
樑子謙確實是今年高考,只是梁星沒有想到他的第一志願會填梁星實驗室。
小姑和子謙怎麼都沒有通知我?
梁星撓了撓頭,不會是同名吧?
可稍一尋思,這確實是表弟的字跡。
難道是不想走後門?
“那我可得好好看看!”
別人的試卷只要能夠透過助手的第一輪稽核,梁星瞄一眼挑選更合適的便是。
分數不能算主導因素,以字觀人才是重點。
但對於親戚,那梁星可就嚴格——甚至嚴苛許多。
畢竟別人犯錯,梁星可以毫不猶豫的驅逐。
甚至等到意識潛入技術完善後,剝奪所學也並不是不可能,至少梁星肯定可以做到精準粉碎相關記憶。
當然,目前的意識潛入技術研究方向是進入虛擬世界。
只有意識喚醒裝置算是涉及記憶,但也還沒有深入研究。
梁星也不認為自己需要動用這個手段,至少短時間內肯定不需要。
而親戚——尤其是從小關係就很好的親戚,情況就不一樣了。
梁星把樑子謙的全部試卷都看了一遍,總分只有621分,在本屆高考只能算是還可以。
主要是外語丟分比較嚴重,只能勉強及格,這是很明顯的偏科——或者說偏見?
所幸梁星實驗室對這一點並不重視,後續參與研究也基本不需要國外的資料。
助手們所總結的筆記才是關鍵。
梁星主要是檢查樑子謙的扣分點,粗心大意失分才是他最不能容忍的情況。
值得慶幸的是,樑子謙在這一點做的很好。
即便梁星抱著挑剔的心態檢查試卷,他也還是成功得到了梁星的認可。
雖然試卷不同於簡歷,梁星看不出誠實與否,但透過一些主觀題,基本心性還是能夠辨別。
樑子謙應該比較孤僻和固執,但這並不是什麼很惡劣的毛病。
梁星實驗室的環境會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想多招一個人,不知道可不可以~”梁星皺著眉頭喃喃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