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梁星手下唯一一個專精數碼世界的助手。
梁星交給左思齊構建的2號數碼世界已經基本完成。
個人喜好導致該數碼世界改造型數碼獸居多。
而左思齊個人設計的數碼獸,也已經投入2號數碼世界,只等誕生後的測試。
同時,這也是第一次有人完成新數碼獸的創作——指梁星模仿曾經世界的數碼獸之外。
算一算時間,基本上應該是這幾天就會誕生。
所以保險起見,左思齊多嘴問了一句。
“難學嗎?”
“只是一個方便互動的小程式碼,全息投影的時代不應該只有電影獨領風騷。”
梁星在電腦上搗鼓了一會兒,又揮手招來一顆飛行攝像頭。
只要將電腦連線上飛行攝像頭,其本身具備投影功能,完全足夠演示全息投影互動技術。
只見電腦桌面上的各個應用被全息投影顯示在梁星的周圍。
抬手指向應用圖示的方向,被選中的應用呈高亮顯示。
這個時候只要隨手一招,選定的應用就會來到身邊。
只要不是設定好的‘返回’操作——預設是向外揮手,觸及投影便能夠控制電腦開啟相關應用,並且以全息投影的形式顯示在附近。
梁星隨便挑選了一部之前看過的恐怖電影,是電鋸殺人狂殘害遊客被反殺的故事。
雖然這是以前拍攝的電影,但也同樣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將其顯示為立體化的全息投影。
當然,因為拍攝畫面存在死角,需要自動填補的情況時有發生。
大多數時候,這個自動填補是參考拍攝到的畫面自動演算或複製填充,所以可能出現重複亦或是鬼畜的建模。
但本身在電影中就是死角的位置,不去關注便是,一般也不會影響觀影體驗。
只是以左思齊好奇的性格,他當然要看一下恐怖片的大boss在鏡頭之外是什麼樣子。
然後就見識到自動填補的效果。
投影的範圍一般就是所處空間的大小,但過於空曠的地方,當然也會存在邊界。
在這個全息投影的空間,啟動應用的位置基本就是鏡頭的中心。
電影中有一幕是電鋸殺人狂被堵在門外,主角從視窗逃跑跳下,迎面便撞上殺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