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帶走了設計圖紙,梁星的日常也多了一份飛天掃帚生產線的設計。
好在電池有軍方提供,剩下比較麻煩的就只有反重力裝置和組裝。
考慮到半自動生產線能夠增加工作崗位,同時也是為了省事,第一條生產線就這樣決定了。
新的一年,實驗室工地彷彿完全沒有受到新年的影響。
除了跨年夜當晚熱熱鬧鬧的看了個跨年晚會,第二天大家就全身心投入工作。
一部分負責寶可夢與樹果的培育,小白鼠也已經開始逐漸有了懷孕的,他們的工作也開始越來越繁瑣。
還有一部分負責衛星圖紙的反向推導。
經過這段時間的研究,姜正也發現了一個問題,梁星似乎並沒有設計火箭作為推動力。
目前發射衛星有三種方式,一是透過多級火箭發射;二是用太空梭發射;三是用飛機發射。
但歸根結底,都離不開火箭。
梁星不需要火箭,他有反重力技術。
雖然與飛天掃帚的反重力裝置有所區別,但基本原理大概相似——因為梁星也不太懂原理,所以是他猜測的。
但反正都是上天,大概也就是外形、能源和材質的區別。
梁星不需要知道的太詳細,他只要知道這樣做可以上天就行。
反向推導是姜正他們的工作。
當他們有不懂的詢問梁星的時候,往往只能得到這樣的回答:“我覺得這樣可以,換成什麼什麼也行。”
但讓他詳細解釋,那他也說不清楚。
他只能給助手舉例子說明,具體原理得他們自己理解。
畢竟一些梁星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很難用更簡潔的語言形容。
所幸姜正等人也確實有真本事。
而且他們背後還站著整個華夏,那些梁星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他們完全可以透過科學院的老前輩們得到答案。
梁星也支援這種做法。
他招助手的初衷就是要培養一批能夠幫上忙的苦力。
在科學研究領域,無法確定研究路線是否正確才是研究人員的魔咒,很多人窮其一生到最後才發現這是條死衚衕。
但有了答案,反向推導就容易多了。
哪怕推匯出的結果難以理解,但只要有答案在,而且驗證結果沒有問題。
那麼依葫蘆畫瓢用於其他領域,這對於整個華夏都是一種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