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一個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憶往昔,秦王掃六合,一統天下,書同文,車同軌,才有今日之夏正統。”
“如今華夏,歷經五胡之亂,前元近百年,支離破碎,咱辛苦經營,不惜立下嚴苛規矩,禮儀制度,便是想要再造華夏之正統。”
“可惜,咱年紀大了,折騰不起來了,這封狼居胥,開疆擴土,已經再難為繼。”
“咱的大兒是個讀書人,透著骨子裡的善,和咱不同,原以為便就是這般了,現在看來未必如此。”
“大孫,咱當年沒有達成的想法,須得寄託在你的身上了。”
朱元璋先是大聲叫好,從骨子裡來說,誰還能不渴望更大的疆土。
不過說著說著,朱元璋就有些唏噓起來。
遙想當年的雄心壯志,在治理大明後,卻和其想象中的相差很大。
當了這大明的家,才知道維繫偌大的疆域,耗費的心力難以估量,而目前整個大明,也很難支撐遠征域外。
朱元璋也就慢慢的熄了心思。
可現在,不同了。
就目前朱元璋所看到的,在大孫的領導下,內帑富足了,大孫帶來的番薯等作物,大明的百姓們,可以避免餓死了。
對於大孫絲毫不避及的熊熊野心,朱元璋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想法。
而聽到老爺子說的這番話,朱英的心中,也有一股子熱血在流淌。
他聽出了老爺子這話中的意思,這以始皇開頭,是點撥自己,當年始皇能夠幹出來的功績,他感覺自己也是有希望的。
這一切,僅僅是因為現在的大明年輕,他未來的繼承人,也非常的年輕。
朱英喉嚨滾動,就想說上兩句,不過在最後,還是忍住了。
沒有說話,但眼神已經代表了一切。
只有心中暗暗道:我要這日月光輝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
秦淮河畔,平安茶樓。
朱英已經很久沒到這裡來了,目前茶樓的主要負責人,是張伯還有張三。
張三現在已經算是朱英的親衛了,不過朱英並沒有讓其天天跟自己待在皇宮裡,而是到平安茶樓這裡蹲守。
只有在朱英外出皇宮的時候,才會跟上。
而今日的平安茶樓,格外的熱鬧。
倒不是說客人云集,今日的茶樓歇業,主要是進行關於名額的拍賣。
這個名額,自然就是關於群英商會五廠的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