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帶著一眾官員,在大理寺門口跪拜道。
朱英到了聲起身後,便繼續說道:“本宮這次過來,李廷尉應當已經接到諭旨了吧。”
大理寺卿和官方稱呼為廷尉。
在秦漢時期,大理寺就被稱呼為廷尉,一直到北齊,這才更名為大理寺,而後隋朝唐朝也都沿用這一稱呼,都把廷尉稱之為大理寺。
刑部負責斷案,大理寺進行復核,都察院監察,這就是三法司的結構。
朱英要做的就是,在完善律法的同時,把大理寺開到大明全國各地去。
大理寺相當於最高法院,而現在就是要把二級法院給開設出來。
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到地方百姓的利益。
“回稟殿下,臣已經接到陛下諭旨了。”李廷尉聽到太孫殿下直呼自己的姓氏,和朝堂大臣的想法不同,他表現得較為歡喜。
能夠在太孫殿下心中有自己的存在,這說明往後肯定不會是忘記自己。
不說升職去幹個尚書什麼的,只要兢兢業業,相信目前這個職位至少能穩住。
“本宮這次過來,對於大理寺這邊,主要有兩個要求。”朱英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殿下請講。”
李廷尉作揖道。
現在大家都在大理寺的大門口,李廷尉多次想請太孫殿下進去談,可話到了嘴邊,又吞了下去。
朱英說道:“現如今一則就是要對所有的律法,進行一個新的整理和制定,在這一點上,往後主要由允炆來負責。”
“在這方面,李廷尉需要召集所有懂得大明律法的各人,一起完成新法典的編撰工作。”
“二則,便就是關於寺內成員的情況。”
“大明治安司,李廷尉可是聽說過吧。”
李廷尉不敢怠慢,連忙道:“臣有所耳聞。”
朱英道:“有所耳聞肯定是不行的, 李廷尉當要抽點時間,好好的去看看。”
“本宮的想法,便是打算讓大理寺如大明治安司一般,開設到各個府城,甚至是縣城中去。”
“這個新設立的部門,本宮取名為法院。既然是開設各地法院,這便需要不少懂得律法的學子過去。”
“所以李廷尉這邊,可是一下子要抽走不少人。”
聽著太孫殿下的話,李廷尉先是一驚,而後滿臉喜色。
在地方上和治安司一樣開辦法院,這從另一個角度看,等於大理寺的地位,將會得到重視和支援。
還有京師大理寺將會多出許多職位,以及大理寺對於大明各地的影響,都會是十分巨大。
主要的是,地位沒變,手中的權力更加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