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請穎國公給陛下遞一份奏章,說說這邊的情況吧。”
衛所是明朝軍事的一個特點。
衛所裡面計程車兵平時是自力更生,之前唐朝府兵制終結之後,玄宗等人制定的募兵制,一直延續到後來的元朝,募兵制度讓軍隊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手下的這些將領也有足夠大的權力。
但皇帝對於募兵還是有些忌憚,畢竟這些武將在朝中權力太大,在宋代募兵就已經發揮不出什麼威力,況且實行募兵的政權,戶部的財政負擔也是非常大的。
像宋朝養了這麼多軍隊,他們每年的軍費開支就非常大,戶部財政一直吃緊。
明朝剛建立,國內局勢不穩,國家的財力也不夠,朱元璋要想穩定政權,還需要有強大的軍隊。
可他還要讓國內經濟平穩恢復,這就不能用大筆開支去養軍隊,因此朱元璋借鑑之前的府兵制,開始使用衛所制。
衛所的官兵被稱為軍戶,軍戶是世代沿襲下來,意思就是祖上要是士兵的話,代代都是衛所裡面的官兵。
元朝之前就設定了一些軍戶,這些軍戶也被明朝給接受,隨後朱元璋又下令用黃冊正式確定國內軍戶。
在地方的軍戶主要是有兩個責任,其中一個是屯田,另外一個責任是守備,衛所士兵需要自給自足,衛所在各個地方都有,全國上下有眾多的衛所,這些衛所就負責防禦國內的各個地區。
這些軍戶是有自己的土地,每月也有固定的月糧,負責屯田的軍戶,要每月按時上交軍糧提供給守備軍以及地方的官吏。
利用這個法子,明朝在地方上也維持了強大的軍力,並且還順利開墾不少的荒地。
現在兵部突然下令,要進行一個切換。
便就是把相鄰的衛所之間的軍士,進行一個短期的流動操練,這讓所有的衛所指揮使,都有些害怕。
他們害怕的,不是自己權力的流逝。
而是擔心自己貪汙的事情,被傳了出去。
其實衛所本來就有輪番換班的制度。
輪番換班的意思,這是明朝為了保證衛所的戰鬥力而制定的換班的制度。
規定各衛所軍隊輪番赴京編入京城操練,以保衛京師或備出征,又名“京操”,以後遂為定製。
但這也的換班制度,是在衛所都指揮使的帶領下,統一到京師來駐守,操練。
對於指揮使們來說,還是自己在帶兵,屬於一種可控的行為。
現在從客觀的角度上看,跟換班差不多的意思。
但麾下計程車兵,發生了變化,自家的千戶,在這個時候,要聽從別的指揮使安排,這可就不行了。
須知在指揮使之間,可不是說一片祥和,恩恩怨怨的,多不勝數。
比如這個衛所的看不起那個衛所,亦或是曾經一些武官,在平定天下的時候,累積下來的積怨。
就目前來說,但凡是衛所的指揮使,就沒幾個不貪的。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