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456章:朱元璋對沐家的信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6章:朱元璋對沐家的信任 (2 / 4)

當朱元璋登基稱帝時,沐英作為皇帝的乾兒子,在別人看來,至少應給給封個王噹噹,

然而去了老少邊窮的雲南戍邊,跟西南地區各族蠻夷作戰,沐英沒有一句怨言,始終保衛著大明江山的西南疆土。

沐英在西南鞠躬盡瘁,多次平定少數民族的叛亂,朱元璋道:自汝在鎮,吾無西南之憂矣。

沐英時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他雖然人在西南,但是非常感謝朱元璋和馬皇后對他的救命和提攜之恩。

一旦打了勝仗,收穫了一些戰利品或者一些土特產,就會挑選一些上乘的禮品送給朱元璋,以報答朱元璋的恩德。

沐英世代鎮守雲南,其實也是朱元璋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

雲南離京師較遠,且少數民族眾多,又臨近番邦,蛇蟲鼠蟻、地形崎嶇、瘴氣瀰漫,這一切不利條件都限制了大明中央對雲南進行編戶齊民。

所以在雲南治理上,朱元璋犯了難。

其實在拿下雲南的洪武十五年,同內地一樣,雲南設立了布政使司和衛所,但效果不佳。

雲南版籍被地方土司藏匿起來,地方土司完全不買布政使的帳。

加上接二連三地發生了土司叛亂事件,駐紮雲南的明軍東征西討,疲於奔命,朱元璋被迫重新思考雲南的統治。

洪武十六年,經過一年多的醞釀,朱元璋終於做出了選派“名臣重望者”鎮守雲南的決策。

自此該項政策成了有明一代不曾變過的國策。

“名臣”是誰?

當時雲南的三大將是傅友德、藍玉、沐英。

從親近程度上,只能是朱元璋的義子沐英,因為一旦選外人鎮守天高皇帝遠的雲南,很容易發展成分裂勢力。

以朱元璋猜忌多疑的性子,不管是誰,絕對無法安心,也就唯有沐英了。

所以當年朱元璋就將傅友德、藍玉二將召回,明確讓沐英鎮守雲南。

自洪武十六年,沐英正式“鎮守雲南”開始,明朝在雲南的體系實際發生了大變動,雖然布政使司還存在,但最高權威變成了將軍沐英,實際就是軍管雲南。

沐英是雲南地方最高權威,有一切行政決定權,駐紮各府縣的將領也能干涉地方行政。

這其實跟土皇帝已經沒了兩樣。

即便是京師的監察御史過去,也只能是看著沐英的臉色行事。

這等權威,除開太子朱標外。

即便是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甚至是燕王朱棣,都遠遠沒有達到這般的信任程度。

這可是一省之地,且雲南面積本就很大。

洪武十九年,沐英上書請求屯田雲南,其屯田政策是三戍七屯、且戍且屯,屯田範圍遍及雲南各地,以屯田兵充當鎮壓力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