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棣和張玉討論一些具體的措施時,從馮勝那邊出發報信的人員,也抵達了朱棣這裡。
從傳遞人員的手中接過信件看完之後,朱棣眼中一亮。
「張玉,馬上統計我軍還有多少可戰之士,立即進行準備,明日一早,隨本王出發征討。」
張玉聽到這話有些疑惑,不過既然王爺已經發話了,自然就沒有去糾結的必要。
倒是朱棣笑著說道:「天賜良機,這信件裡說,欽天監透過觀測天象已然是看出,目前颶風正是朝著倭國本州島方向過去。」
「這也意味你著,倭人他們也會跟咱們現在一樣。」
說到這裡,有著善謀之稱的張玉,自然已經反應了過來。
既然倭人也不能避免,那就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戰機,颶風所過之地,必然是一片哀嚎。
在對於明軍造成如此大傷亡的同時,又何嘗不是一個機會。
從時間上的角度來說,明軍比之倭軍,要提前五天的時候,經歷過颶風的摧殘。
這也就意味著現在,明軍的颶風已經過去,但倭人那邊的颶風,這才剛剛開始。
假若現在開始組織兵力,完全就有能力跟在颶風的後面撿便宜。
在經歷颶風后的短時間裡,倭人肯定也是反應不過來的,明軍完全已經輕鬆的一路碾壓過去。
不說直接打上本州島,但只要把握住機會了,把九州島全部打下來,並沒有太大的難度,可能比之想象中的還要更為輕鬆一點。
意識到戰機的張玉,在朱棣的授令下,馬上開始召集還能作戰的軍士們,開始準備明天的征伐之路。
....
「叔父,這等機會,三位王爺都能把握住嗎。」
「這可是個大功勞啊,以我們現在的兵力,出動五萬大軍沒有半點問題,到時候可能就十天半個月,整個九州島都能被我們打下來。」馮誠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急促。
因為錯過了這個時間,再想更好的打擊倭國,可就沒這般輕鬆了。
馮勝搖頭道:「不可。」
「誠兒,你要記住一個事情了,咱們這次到倭國來征討,看似領軍的是我,實則我們,只是一個陪襯。」
「若是搶了三位王爺的風光,只怕是往後就更不好行事了。」
馮勝看都十分的通透,他明白自己這次來倭國,哪怕陛下,太孫都沒有說,還讓自己委以重任,擔當徵夷大將軍一職。
實則是保駕護航,跟三位王爺的護衛差不多。
「那叔父咱們為什麼不把這個訊息,全都告訴各位王爺呢。」馮誠有些疑惑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