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的玄甲衛,在蘇州城外紮營。
隨身只攜帶了十多名護衛。
包括朱英在內,幾乎都算是便服打扮。
“我這也算是微服私訪了。”
看著街道邊的熱鬧場景,朱英笑著說道。
蘇州這裡,向來是商業繁榮,群英商會在這裡有七八個據點之多。
最為主要的,在數蘇州城內,早已經有治安司的存在。
那就是藍玉的侄子藍田。
隨處找了一個碼頭停下,朱英仔細的看了看城裡頭百姓的面貌。
大多數的百姓,還是難掩菜色,渾身比較乾瘦,尤其是碼頭上的搬運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吃這種力氣活的,應該是比較健壯才對,實際上一眼看去,個個都是瘦不拉幾的。
偌大的麻袋,就這麼直接扛在肩上,看的人都有些慌,那麻袋的感覺,比人還要來得寬大一些。
就好像一陣風吹來,這些搬運工就會吹倒。
然而縱使肩扛重物,這些工人們,好像力能千鈞般,穩穩的扛著,腳步動得飛快。
搬運上一件,馬上就要趕著下一件貨。
在這些碼頭搬運工的旁邊石墩上,有一賬房先生,不斷抬頭,又不斷在紙上點點畫畫。
碼頭的搬運,從來都是按件計算,搬得多,工錢就多。
是以都在趕著多搬幾趟。
“這些工人的力氣很大啊。”
張伯看了半晌後,不由有些讚歎的說道。
雖然蘇州城這邊是群英商會的主要據點,但張伯一直都沒有親自來過,跟在東家的身邊。
從前也主要是在西域,大漠,草原上行動。
像是這種漕運碼頭,見得不多。
朱英搖搖頭:“哪有什麼力氣大,都是些苦命人,不過是為了養家餬口,拼盡全力罷了。”
看到碼頭工人這般模樣,朱英不由想起了肉食的問題。
想要發展畜牧業,就離不開飼料。
而最為優質的飼料,無疑就是玉米了。
玉米的子粒是家畜、家禽的上等精飼料,對提高豬肉、牛乳和蛋類產品的產量,品質有顯著作用。
玉米秸稈也是良好飼料,特別是牛的高能飼料,可以代替部分玉米籽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