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報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東西。
目前對於大明來說,邸報的社會效應,遠遠大於他的經濟效應。
別的地方因為距離的關係,所以傳播要慢上很多,朱英並沒有倉促的去安排各省立即就開辦邸報。
如果輿論的槍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那豈不是自找麻煩。
寧可慢一點,也不能失控。
朱英很年輕,年輕得過分,他有的是大把的時間,來打造自己理想的大明。
在邸報散去不過七日,京師的春闈科舉,終於開始。
大明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春闈。
目前朱英主持的便是會試。
會試共分三場,每隔三日舉行一場。
因為此次為恩科,所以在具體的時間上,和以往有些不同。
參加科舉的學子,便就在京師等候通知。
“這貢院的環境,是真的差,能夠從這地方考上來,也算是有些東西了。”
朱英巡視會試科舉貢院,感嘆著說道。
這裡有上萬個單間,也稱號舍,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如同一個籠子般。
三場考試,每場三天,九天六夜的時間裡,考生就只能待在這裡小小的籠子中,吃喝拉撒,也都在此了。
現在科舉還沒開始,所以幾乎沒什麼氣味。
朱英完全能夠想象,九天之後,這裡將會是一個怎樣的景象。
會試的主辦,主要負責的禮部,不過現在禮部尚書空缺,便就由禮部左右侍郎負責了。
考官則一般由翰林院這邊出人。
畢竟翰林院代表了大明最高學術機構。
很快,在朱英的示意下,貢院大門敞開,上萬的考生經過一番搜身後魚貫而入。
按照自己的號牌,尋找響應的號舍。
“太孫殿下,可以開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