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現在的倭國,其實對於大明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南北朝之戰,去年確實結束了。
但是特殊的虛君制度,獨特的天皇體制,並不意味著如今的倭國就是一片太平。
反而是累積的遺留問題在加重,不管是得勝的後小松天皇,還是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也同樣面臨封賞不足的情況。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沿海倭寇的侵犯,在很大的程度上,倭寇對大明的行為,是被默許的存在。
甚至在很多地方認為,能夠從強大的大明朝搶來錢財者,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武士。
五十萬大軍,相當於整個大明四分之一的軍事力量。
每天所消耗的糧草,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朱英親自巡查戶部,兵部,再三嚴令,必須要保持大軍後勤穩定。
同時要加快建立海口至濟州島的海上航道。
因為一個濟州島,根本無法供應五十萬大軍的口糧。
大軍一動,糧草千擔,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在這個時候,大明各地的糧價,呈現出急速上漲的趨勢。
戶部大堂。
朱英沉聲道:“不管是用什麼法子,哪怕是強壓,也得把糧價給本宮壓下來。”
“五十萬大軍的供應,絕不能出現任何的差錯,但同時各府州的糧價,也不能出現超出市場行情的上漲。”
戶部尚趙勉,左右侍郎,還有各主事,面面相覷。
“殿下,如今南直隸一帶,得益於群英商會維持,糧價平穩,波動細微。”
“可各省清吏司,卻是無法掌控市場,地主豪紳紛紛藏糧,多數糧商也是關門不賣,這才導致糧價猛漲。”
趙勉苦笑著說道。
戶部雖然掌控糧食錢財,但是對錢糧的把控嚴重不足。
朱英其實心中也非常的清楚,目前的情況,不管是京師戶部,還是各省的清吏司,對於目前的情況,沒有任何辦法可言。
市場行為,不是說想調控就能調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