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的語氣平和親近,給常繼祖的感覺,就是完全把自己當做一家人來看待,這讓常繼祖心中感動不已。
其實從某個方面來說,朱英也需要常家這般家族的幫助。
在目前的社會狀況,百姓沒有開啟民智之前,世家地主,就只能是一個主流方向,因為普通的民眾在沒有本身思考力的時候,只會形成依附的關係。
而這樣的改變,對於整個大明六千萬於眾來說,非一朝一夕之功。
保守估計,那都是十數年甚至數十年起步。
常家很好,因為現在的常家,正是缺乏頂樑柱的時候,常繼祖的出現,也讓朱英看到了可靠人選。
從常繼祖說話憤然的語氣中,朱英可以推測目前的情況,並且是常家在背後推導,更多的是常繼祖個人的行為。
朱英想要徹底的改變目前大明的現狀,就需要非常之多人的支援,如同黨派一般,認同自己的思想,嚴格貫徹自己的思路。
在上層有老爺子的支援,目前自然沒有甚麼阻力,但是在中下層,現在人才的缺口,不能說大,完全可以用沒有來形容。
目前整個群英商會所有的力量,幾乎已經全部都集中到了京師這邊。
不管是西域,草原,大漠,大量的精英人員都被調集了過來。
而像是高麗,多年的潛伏的力量,只能交到姚廣孝手中。
看似是姚廣孝直接挑動潛伏人員,興起大軍征伐倭國。
實則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朱英沒有辦法徹底掌控遙遠距離高麗人員的想法。
或許在這些潛伏人員之中,還是有部分對於朱英極為忠誠,可是其他人,尤其是被髮展的高麗人,更多的是在乎自身的利益。
這種關係,並非牢不可破,反而是很容易就會崩潰,姚廣孝正是發現了這一點,才會興起高麗大軍征伐倭國。
一則是配合大明的征伐計劃,二則是將高麗這邊的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矛盾之上,而且在戰爭期間,也更為容易直接出手解決一些隱患。
其實還有第三條,這是姚廣孝和朱英都心知肚明之事。
那就是以征伐倭國戰爭的手段,消耗高麗軍力。
所以在高麗大軍糧食的問題上,朱英並沒有很是急切,姚廣孝也是肆無忌憚。
“我這邊是真的很缺人啊。”
朱英時常心中感嘆。
在明初這個年代,想要尋找什麼志同道合之人,無異是井中撈月。
唯有自己獨自前行,才是目前真是的狀況。
只能是自己慢慢培養,可惜的是在此之前,朱英可不知道自己還有著皇明長孫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