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則在朱元璋看來,將士首要忠誠,但這個忠誠,不是對他們的上官,更不是對某個將軍,統帥。
更應是對大明,對皇帝。
「好,大孫說得好,那這件事,便就按照大孫所言去辦。」
「茹尚書,可是聽清楚了。」
?朱元璋贊同完大孫的話後,對茹瑺說道。
「臣遵旨。」茹瑺作揖回稟。
?這件事看似就這麼落實了,可朱英卻不想如此。
要是這麼簡單,他何必繞這麼多彎去將密報轉手到茹瑺這裡來。
稍稍停頓片刻,朱英繼續道:「爺爺,這件事,讓孫兒心中有一個擔憂。」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眼大孫,順著道:「大孫說來聽聽。」
只是這個眼神,朱英就已經知曉老爺子明白自己心中所想了,因此直接坦言道:
「爺爺,大同左衛的事情,透過密報之中所瞭解到,已然發生有將近二十載的時間。」
「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朝廷上下,卻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
「那麼李林這樣的行為,究竟是個例,還是已經形成了許多人暗中行為的動作,目前沒有調查,不得而知。」
「然若是許多衛所的行為,即便在程度上沒有李林這般嚴重,但卻是真正的在挖掘我大明根基。」
「內政發展得再好,國庫再是充盈,哪怕是糧食都足夠百姓溫飽,但對外的將士們,卻是羸弱不堪,毫無戰力可言。」
「我等大明,又與前宋何異。」
這番話,算是對老爺子的直接衝擊,下首群臣,包括蔣瓛劉和在內,一下子連呼吸都停歇了。
是因為只有朱英這般聰慧,才能想到這個問題嗎?
不,並非如此。
恰恰相反,當眾臣看完密報後,朱英的這個想法,直接就在腦海中呼之欲出了。
知道歸知道,即便是五部尚書,也沒人敢去提出。
朱英從玄武湖趕過來,為的就是提出這個建議。
「大孫的意思是....」朱元璋斟酌的問道。
朱英目光清明,沉聲道:「徹查大明衛所貪汙之事。」
朱元璋沒有立即回答,反而是頓了下道:「大孫不怕引起譁變嗎。」
朱英搖頭道:「不怕,貪汙的,必然是軍中長官,而其中軍士,便是他們所剝削奴役之物件。」
「可是他們忘記了,他們的戰力來源,便就是這些
平日所剝削奴役之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