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那些小兒,也全部被送進學堂裡讀書,好傢伙,這是遇到太孫殿下,撞了大運了。」
「是啊,本來我都想把自家幾個孩子全送去,不過聽說學堂裡並不是教四,而是一些算賬,紡織之類的,也就是學徒,那麼大兒還是隻能送去私塾。」
「這還不好,學堂裡可是包了一頓飯食,要不是現在人都招滿了,優先流浪兒,我早就把那幾個兔崽子全給送去。」
「說得極是,算了,不聊這些,咱們也去看看,那邊挖洞到底是幹嘛。」
「同去,同去。」
正陽大道修建起來還是非常容易,本就是京師,地面夯實的基礎已經很好,加強一下平整,就能直接上水泥了。
目前對於正陽大道,要求是水泥路面高位一尺,目前大明一尺所長,即是後世的三十一公分。
更有大量竹子被運來。
現在的條件,顯然不可能做出大量的鋼筋,只能用竹筋替代了。
而在廣場,亦或稱之為正陽廣場所在。
那裡的建設,正是朱英準備升旗臺。
沒錯,朱英已經要把大明國旗,推崇出來。
目前的大明,亦或者說中原王朝,並沒有國旗的概念,很多旗幟以三角旗為主,名為旌旗。
戰場上慣用「旌旗」,旗上繪有軍隊將領的姓氏,表明軍為我有。
還有打旗語行駛軍令,分辨敵我的作用。
目前相當於開啟對外戰爭,那麼像是國旗這樣熔鍊民心,軍心的象徵,效果就很顯著了。
在發展大明內部繁榮的同時,對外的戰爭腳步,已經邁開。
這樣也能很好的將內部矛盾,朝著外面進行轉移。
國旗的設計,基本上就是朱英直接定下的。
長方形的旗幟,通體為赤色,通俗來講就是紅色。
紅色是大明的國色,也是朱元璋最為喜歡的顏色。
明代屬火,為火德。
朱是赤色。
所以定下赤色旗幟,毫無爭議可言。
關於圖案,確實讓朱英思索了很久,不過左思右想的下,最後採用的,就是「明」的漢字。
最開始的時候,什麼星星,月亮,太陽,甚至還想過繡一幅山水上去。
然而這些,總是感覺好像差了些什麼。
最後還是在跟老爺子討論的時候,老爺子一句話點醒了朱英。
「既然是咱們大明的國旗,自然就是用「明」字,這又有什麼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