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沒有什麼皇家的思想包袱,在他看來,能夠搞錢把官道建立起來,才是維護大明尊嚴的最好方式。
只有不斷的對外戰爭的勝利,那麼朝廷的威嚴就會日益加重。
像是這種功德碑的建立,很少會有官員去想到撈錢,用官員們的話來說,功德這種事情要自主奉獻,朝廷去主導引誘那怎麼能行,什麼時候功德也能用錢去衡量呢。
所以像是捐獻就能在功德碑上刻下姓名這種方式,多數人嗤之以鼻。
而朱元璋在這塊,實則也沒什麼思想包袱。
「大孫這個法子好,不過還是要注意到方式,畢竟朝堂的臉面,終究要顧及到。」
「一些暗中跟咱大明作對的,在知曉這個訊息的時候,肯定會想著法子來潑髒水。」
朱元璋先是贊同,而後提醒道。
這個事情,朱元璋是肯定要讓大孫來主持的。
一來朱元璋很清楚,沒有大孫的群英商會,很難有人可以辦成此事,別說一年完成,能不能完成都是一個問題。
他敢獅子大開口,一年修建完這條南北官道,多少還是因為知曉大孫的底細。
二來,這日後皇帝的位子,自然就是大孫的,這條官道修建成後,即便是不算很懂商業的朱元璋都非常明白。
軍事行動的便利是一方面,對於南北兩地經濟的往來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明的情況是南富北窮,但江南一帶,在朱元璋這裡一直沒有什麼好的印象,不僅是遏制打壓,也想多多發展北方經濟。
奈何在此之前,哪怕是不斷加重江南地區的賦稅,這經濟差也不是說短時間能夠彌補的。
即便在南方賦稅如此嚴重,北方賦稅不斷減免的情況下,北方的經濟現在也很是窘迫。
主要的饑荒來源,都是發生在北方一帶。
朱英聽完老爺子的話後,道:「潑髒水這個事,肯定無法避免,不過孫兒這邊的邸報,很快就可以退出來了,到時候刊登的第一條,就是關於這條南北官道的作用。」
「孫兒會將這南北官道所產生的影響,還有對往後大明百姓的好處,詳細的記載在這之上,讓所有有識之士明白,這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舉措。」
「只需邸報發行起來,以後什麼謠言,全都會不攻自散,暗地裡搗亂的那些人,所有的佈局都將白費。」
在這方面,朱英有著很強的自信。
因為現在的大明,除了官員,甚至大部分官員都沒有了解資訊的渠道。
多數人知曉的資訊,都是透過口口相傳的方式進行傳遞。
口口相傳這個東西,非常的玄乎,別說前面經過了幾十甚至幾百人的嘴,哪怕只是同樣一句話,經過三人的傳遞,其中的意味就完全不同了。
有心人想在這裡面做點文章,簡直不要太過於輕鬆。
而邸報出後來,這就是整個大明,唯一獲取官方資訊的渠道,上面更是會刊登許多軍國大事。
就算是最底層的百姓,在知曉這些資訊後,都會有一種瞭解國家動向的感覺。
朱英自然不存在說什麼客觀記載,像是一些重要分析,也會同時刊登,引導輿論走向。
對於邸報,朱元璋還是很有信心,心裡頭思索了下,基本上都能交給大孫去辦了,隨後囑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