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359章:學堂之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9章:學堂之爭 (2 / 5)

現在問題來了。

為什麼朱元璋能辦,朱英現在於京師去辦,就變成了開民智了呢?

為何現在文武大臣都在強烈的反對,甚至覺得掘了他們賴以生存的根基?

這個中原因,主要在於物件階層。

朱元璋在辦理學堂的時候,由官府督辦,最後這些招生人員,包括招生目標,全部落在了勳貴,鄉紳,地主,大戶們的手上。

那些連飯都吃不起的百姓學子,根本就不可能有機會到這學堂裡去。

這便相當於,眾多家族,拿著官府發放的補助,給自家孩子進行教育培養。

哪怕是庶出,都能享受名額去官府求學。

待學成後,這些學子感謝的不會是大明,而是宗族。

他們得學的機會,不是大明官府給的,也不是朱元璋給的,而是宗族裡得來的。

大明中後期,大明全國各地黨派,朝堂朋黨,幾乎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官官相護,官商勾結,也是從這裡開始。

因為每一個學子,在求學之初,他的身上就已經有了標記,包括政治傾向,也是非常明顯。

而現在朱英的動作,就是徹底的打破了這個束縛。

他所給予的條件,幾乎是非常針對性的,就是那些流民,吃不起飯的百姓。

這些人一旦學成,他們的出身是乾乾淨淨的,沒有任何地方的標籤,自身也不會形成朋黨,對於整個官員體系,都會形成巨大的衝擊。

尤其是這些朋黨人士,哪怕朱元璋已經刻意打壓,但在暗中,依舊相互抱團在一起。

反觀朱英這邊,再過幾年學成開來後,他們也會抱團,但他們的抱團,沒有地方,而是真正屬於朱英,亦或者說,屬於整個大明。

這其中的概念,就已經是完全不同了。

早朝散去後,朱英跟隨朱元璋來到華蓋殿中。

“咱是沒想到,這些傢伙的反應如此激烈,看來咱曾經所辦學堂之事,依舊沒有打破門閥束縛,直到大孫這裡,才讓他們開始感到害怕。”

朱元璋接過劉和從火盆裡夾出來,依舊冷卻好的烤紅薯,吃了一口後對著大孫說道。

朱英聞言點點頭,道:“孫兒想來,他們應該不會就這麼放棄,定然會有後手準備著。”

目前朱英清楚,現在最大的爭議,就是屬於官辦還是民辦的點上。

三十六學堂目前基本上已經建設完畢,畢竟不是需要過於豪華的地方,基本上能夠遮風避雨,便就可以了。

這個過程大概也有半個月左右,一直在籌辦。

像是群英商會的舉動,一直都被許多有心人特別關注,這可是隸屬於太孫的商會,在很多方面,可以側面猜測一下太孫殿下的動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