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知,朱元璋初見馮氏兄弟,大喜過望,從此把馮氏兄弟當心腹。
當時,李善長、常遇春、李文忠、鄧愈都還沒有投奔朱元璋,馮國用能文能武,是不可多得的帥才。
朱元璋在野外行軍打仗,夜裡睡覺的時候不讓其他將領靠近,唯獨留馮國用在帳內護衛,二人感情很深。
可惜,馮國用只跟了朱元璋七年,在紹興之戰時病逝了。
朱元璋非常痛惜,明朝開國後,朱元璋率先追封馮國用為郢國公。王世貞曾說:馮國用不死,其在韓公、岐陽伯仲乎?
意思是說,如果馮國用不死這麼早,明朝開國後,他的地位不在李善長、李文忠之下。
往年的事情,在馮勝的腦海中不斷的閃過。
他緊緊抓住那一枚大將軍印,如果緊握自己的一生。
沒有太孫殿下,他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了。
當初,馮勝最初知曉太子薨逝後,心裡頭就在惶恐。
本來馮勝還指望著,自己能熬到太子上位的那一天,現在太子沒了,陛下還會留下他嗎。
好在是太孫殿下的出現,讓局勢得到緩解。
但馮勝也非常的清楚,即便是太孫殿下那邊,也不是說隨便就好說話之人。
開國功臣,最為尷尬。
其實馮勝最初的時候,也並不是很出色,像是徐達,常遇春一生未有敗績,而馮勝經歷過幾次失敗,丟盔棄甲的逃走。
但他學習的能力很強,到後面就越發的突出,逐漸的勝利的功勞,就越發的多了起來。
就是在最初有所功勞的時候,得意忘形了,有被訓斥過。
不過在洪武三年的時候,朱元璋還是給了最高規格的封賞。
封宋國公,食祿三千石,予世券。
誥詞謂勝兄弟親同骨肉,十餘年間,除肘腑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混一。
朱元璋說,馮勝兄弟倆就像自己的親骨肉一樣。
自古以來,開國皇帝拉攏功臣的最佳方式除了封賞以外,就是聯姻。
朱元璋把馮勝的長女許配給常遇春之子常茂,把次女許配給周朱橚,把馮勝的侄女,馮國用之女許配給了沐英。
要知道,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五子,而常茂是太子朱標的大舅子,沐英是朱元璋的養子。
這三樁聯姻,意味著馮勝和朱元璋的利益牢牢繫結在一起,堅不可摧。
不過事實證明,聯姻這東西,朱元璋是真不看在眼裡,別說他馮勝了,哪怕周王朱橚,不也照樣要遭到貶罰麼。
大將軍印撫摸了良久,馮勝這才小心翼翼的放回錦盒裡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