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二樓,自從朱英搬入宮中後,就再也沒有對外開放過。
又白又軟的饅頭,胡辣湯,青蔥瘦肉紅薯粥,肉夾饃。
一頓狼吞虎嚥後,朱元璋滿意的拍了拍大肚子。
“總感覺還是在大孫這裡吃東西才有這個味道,在宮裡面吃著,總是要差幾分。”
朱元璋砸吧著嘴說道。
朱英一口將粥喝完,而後笑著說道:“若是爺爺喜歡,便就讓這些廚子就到宮裡去做吧。”
朱元璋擺擺手道:“算了,估計還是那樣,不過最近咱倒是胖了少許,感覺這些日子來,宮裡做膳的花樣越發多了。”
朱英的廚師團隊,可不是僅僅只是懂幾個炒菜,而是真正喜歡研究口味的大廚。
匯聚四海八方的菜系,每過十天,就輪到一次,這才不斷有新鮮口味的出現。
平日裡沒做事的時候,就是在實驗新的菜品。
隨意聊了幾句,爺孫倆才到今日的話題上。
“陝西那邊,大孫佈局如何了,可有什麼收穫。”朱元璋隨口問道。
對於陝西反賊,雖然現在風雪漫天,霜寒地凍,不宜行軍。
但小部分精銳探馬,自然無懼嚴寒。
知己知彼,方才百戰百勝,情報的收集和探查,是朱英入宮接觸政事後,就一直在加大進行。
原先的錦衣衛,在京師耳目極廣,但在地方上,設點的意義更大。
這其中最大的因素,還是來源於錢財的掣肘。
單單一個京師,每年都要花費內帑寶鈔上百萬,要是在地方上加強,花費是內帑不能承受之重。
現在就不同了,內帑豐盈,錦衣衛的隊伍,在不斷的擴大之中。
已經開始向著京師周邊,逐步加強輻射。
這些東西平日裡看似動靜不大,但幾個月累積下來,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
“陝西反賊,終究是草臺班子,不管是在軍事還是內務上,均都一團糟。這年冬季,陝西那邊可不是太好過,家裡的存糧,幾乎已要消耗殆盡。”
“哪怕冬後朝堂不出軍,他們也只能走出來,打家劫舍,才有存活的希望。”
“據探馬回報,現在反賊的地盤裡,農事很大程度都遭到了破壞,孫兒認為,必須要趕在春耕之前,將陝西反賊鎮壓,才能開墾春耕,以至於夏糧收穫。”
朱英仔細的推敲說道。
朱元璋點點頭,陝西的事情,他在心中也推敲過多次。
其實消滅反賊不難,不管是在軍備還是人員素質上,反賊們都沒有比擬的可能。
這些反賊,其中大部分都是由百姓組成,多數都是裹挾為主,不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