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讓齊泰的心中,感覺到很不是滋味了。
這些想法,齊泰也慢慢對太孫殿下講述出來。
“殿下,臣心中有些迷惘,本作為御史查探,卻發現自己根本沒辦法去責罰那些鄉紳,反而覺得在那等情況下,他們做的事情,很有道理。”
聽到齊泰的述說,還有其面上的神情,朱英輕輕點頭道:“你說的沒錯,在這件事上,若是對於鄉紳過於責罰,反而會引發百姓的埋怨。”
“而且你的感覺也是沒錯,這些鄉紳,確實是好人,並非是壞人。”
齊泰回道:“可是他們如此私下買賣田產,已經是違背了大明律法。”
大明律中,田契可交易,但必須要在官府中做登記,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賦稅。
田產多的,自然是賦稅也就越高,雖然說舉人有特權,但也只是在一定數額上的田產不需要交稅。
而不是說,凡是名下的產業都不交稅。
只是舉人身份,一般知縣對其都會比較尊者,輕易不會徹查。
指不定某個舉人,就候補上了官位。
朱英輕嘆道:“和本宮想的差不多,其實像是這樣的事情,在各朝各代,都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卻沒有人,真正的去在乎。”
“當累積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隨便一些波動,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就很難受了。”
“有時候所做的選擇,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像是這樣的土地兼併,現在的鄉紳,是良善的,可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併入,那情況就會慢慢發生變化。”
“再者說了,即便是現在沒有,那以後呢,他不會,他的子孫呢。”
“當週邊百里田產,都掌握在一個人的手中,你說在這個時候,他若是有什麼不好的想法,會如何。”
“至少,哪怕是知縣,也要給幾分面子吧。”
“聽說過一句話嗎,那是在前元之前,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
“你現在所看到的,就是這傳聞中的千年世家,最初的模樣,他們不壞,可隨著時間慢慢的過去,就完全不同了。”
“咱們大明不同,在這開國前,但凡這中原大地上的世家,幾乎都被蒙古人給清理乾淨了,那真叫一個乾乾淨淨。”
“所以,你覺得,這樣的世家,如曾經數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所存在的世家一般,應該繼續存在嗎。”
朱英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世家的形成,然後對齊泰問道。
齊泰聞言,堅定的說道:“世家當是要堅決的清楚,這對於國家來說,百害而無一利,看似給百姓的蠅頭小利,卻是把所有人都圈在自個手中。”
“只是,臣想不明白,以現在的情況,要如何去治他們的罪。”
齊泰最後有些苦惱的說道,其實他作為御史探查河南,也是有很大的權力的,只是即便是回來了,最終也沒有把奏章遞交上去,而是選擇向太孫殿下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