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就有除夕守歲的習俗。
老朱家都是從民間來的,自然也同樣有這個習慣。
且守歲,有為長者延續守歲的說法,哪怕只是傳說不可信,但皇家這裡,自當是爭先恐後。
因此在晚宴過後,除夕夜不算結束,作為皇宮,還有大量的歌舞表演。
每年的除夕,朱英都會開支一筆花費,用來作為皇宮除夕的節目。
其中舞臺的搭建,主要是在奉天廣場,周圍都架著大爐子,火光升騰,完全感受不到寒冷。
周圍還有搭起來的棚子,可以遮蔽風寒。
除了皇家外,許多大臣也是能夠被邀請進來的,這也算是另一種形式上的春節晚會了。
況且,明日作為朱英的登基大典,今年的除夕夜尤其不同。
從名義上說,這是從洪武年過渡到永盛年的第一夜,寓意重大。
此番春晚的招募,不僅是大明本土的各類戲曲,包括其他國家的一些節目,都會被安排在內,在大半年前,許多表演人員,就已經在為此準備了。
能夠登上這次的奉天大舞臺,對於任何一個戲班子,演出人員來說,那可謂是最高榮耀了。
因此也是極早的就開始排練。
看臺上,最前面的一排,自然是朱英跟朱元璋。
第二排就是藩王們,然後是親王,皇孫。
後邊則是藍玉等國公侯,再便是七部大臣,朝廷重臣。
今晚大概是沒人睡覺了,因為在丑時過後,也就是凌晨兩點舞臺許戲曲歌舞結束後,便是開始朱英的登基大典,祭祀上天。
不僅僅是皇宮裡,此時整個京師南京城內,皆是燈火輝煌。
各大戲院,為了慶賀明日太孫登基大典,免費演出,正陽大道上,更是搭建了大量的舞臺。
茶樓裡,酒樓裡,說書先生神情激動,語氣高昂,完全沒有停歇的意思。
爆竹聲響徹不斷,街道上人群洶湧,可謂是真正的舉天同慶。
再放遠處,整個大明王朝,完全是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各大府城,縣城,乃至於鄉下村寨,全然歡騰一片。
所有大明的百姓都明白,當除夕過後,便是從洪武三十七年跨越到永盛一年。
“三十七年,三十七年,眨眼而過啊,猶想當初,咱還是個放牛娃,為了吃上一口飯,是想盡了法子。”
“又逢亂世,動盪不安,苟且偷生的活著,入了紅巾軍,從死人堆裡爬出來,誰又會想到,幾十年前那個衣衫襤褸,當了和尚,又當乞丐的放牛娃,會是今天的咱呢。”
舞臺上歌聲嘹喨,但朱元璋卻沒有多少心思去聽了,他拉著大孫的手,安靜的述說著。
朱英也似乎是感受到了什麼,沒有說話,只是緊握老爺子粗糙的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