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放心吧,三弟,難不成我還會騙你不成,咱倆都是一樣,且這話,可是從父王親口說出。”
“咱們哥倆,父王那也是明白的,在帶兵打仗這塊,可是一等一,那東勝神州之地,父王還不得是依靠我們,總不能他天天自個帶兵打仗吧。”
“那可是能夠世襲的藩地,比在京師做個富貴閒散王爺,豈不是要好得多。”
“人啊,就是要有夢想,不能自顧著眼前的安樂不是,否則後代子孫,說不定都會責怪老祖宗放過這大好機會。”
朱高煦繼續講述著,他當然是想讓三弟跟自己一起過去,怎的也是個臂助。
這般一來,雖是沒有世子之名,但卻能有世子之實。
朱高燧也是被說動了,他們常年跟著朱棣四處征戰,打蒙古,打倭國,哥倆都是朱棣下的大將,而且因為父子關係,朱棣在很多方面也非常放心。
哥倆雖然文學方面一塌糊塗,但在軍事天賦上,是有幾分朱棣的遺傳,比之一般的大明將領,可要強出不少,而且他們有更多帶兵的經驗。
“好,那就聽二哥的。”
朱高燧心中思量半晌,最後下了決定說道。
另一邊。
燕王妃徐儀華,皺眉對朱棣說道:“王爺,何不讓老二,老三,便待在京師算了,這東勝神州之地,不過是些未曾開化的蠻夷,莫說甲冑,便是刀劍利刃也無,用的還是那骨制武器。”
“你跟老二說那些話,引著他勾搭著老三,一起過去,這等承諾,豈不是把老大放在火上烤。”
“這世子的名頭,是陛下親自賜下,哪能是說動就動的,往後王府的傳承,又該是如何,你這不是害了老二老三嘛。”
作為枕邊人,且自小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徐儀華,如何能不懂朱棣心裡頭的那些個計較。
他分明是想讓老二老三給他做事,又不想給太多的好處。
朱棣對此狡辯道:“誒,儀華,你又不是不知,老二老三是個什麼性子,他們還有什麼事是不敢做的,那次在倭國,連倭國奉銀都敢貪汙。”
“現在朝廷的局勢,是越發嚴峻了,按照前些日子太孫傳出來的說法,推出的新政,是要以法治國,其中就有一條,天子之下,皇親貴胄,官員勳貴,犯法與庶民同罪。”
“老二老三這般無法無天之人,在京師這裡,能討得了什麼好處,你且看看他們現在去幹的那些買賣,哪個不是朝廷禁止的,也就是沒嚴查,真查起來,能脫得了干係?”
“與其如此,還不如是一起去到東勝神洲,也能在自己眼皮下看著,即便是做了些出格的事情,也不至於真被降罪下來。”
自古以來,就有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法不施於尊者的說法。
當然,在朱元璋這裡,算是徹底打破了,但實際上對於皇親,多少還是有不少特權。
只是現在,朱英的新政,擺明是要把這些特權取消。
大家對此也不驚訝了,畢竟之前秀才,舉人的特權,也是這麼被削掉的。
朝廷上大臣們,可不敢聯合起來反對太孫,別說現在還有陛下撐腰,動起真格來,怕不是又是一場血光之災。
徐儀華聽著朱棣說的這番話,也只能無奈嘆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