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大王可以先躲避一下。”王虎提出了一個還算中肯的建議。
高麗最初仿照當時遼朝、宋朝,建立四京體制。
除了開京外,還有西京,東京,南京。
整個高麗也就是這四個城池可以阻擋明軍,其他小城不值一提。
西京也就是後世的平壤,現在掌控在大明寧王朱權手裡,自然是去不成了。
李成桂的選擇也就只有南京漢城和東京慶州。
這個時候的李成桂就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當即決定跑路。
其實開京的位置還是很好的,可面對明軍首當其衝。
後邊一點的南京漢城,或者說臨海的東京慶州才是李成桂決定去的地方。
哪怕是戰敗,李成桂也能乘船從東京慶州去倭國避難,雖說是寄人籬下,但至少性命保住了。
高麗的戰爭很快就打響。
明軍做了充足的準備,以朱樉為正軍的數十萬明軍堂而皇之的就進入到了高麗地區。
寧王朱權在這裡掌控的軍隊,很快就加入到了明軍之中。
許多高麗士兵其實對於明軍並沒有反感,因為高麗一直都是屬於大明的藩屬國,那麼宗主國的人來了,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面對明軍的大舉進攻,多數城池連一點反抗的意思都沒有。
大多數高麗的小城,總共士兵就那麼幾千人,拿什麼來阻擋數十萬的明軍,這跟用雞蛋去撞石頭有什麼區別。
大軍一直抵達開京都沒有遭遇過任何抵抗。
到了開京城下時,朱樉還以為要打一打。
然而開京城門大開,裡面的大臣直接就出來跪降了。
這讓朱樉和朱棣有些無語。
尤其是朱棣。
因為朱棡活捉了本雅失裡的關係,這導致他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很大打擊。
雖然明面上朱棣沒有要跟朱棡競爭的意思,但誰心裡能好受呢。
還想著大幹一場,結果就這?
對於開京城的守將還有大臣來說,他們的大王都已經跑路了,為什麼他們要送死呢。
對抗明軍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有一種叛亂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