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十萬石的糧食,應該是為蒙古人要的。”
“高麗王也是個聰明人,知道單憑他高麗根本對付不了大明,唯一能做的就是跟蒙古人聯合起來。”
“高麗和蒙古人聯合在一起,說不定還真的能夠阻擋住明軍的腳步,也可以為我們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所以這五十萬石糧食很關鍵,有了這些糧食的蒙古人,就可以更加輕鬆的跟大明周旋了,高麗王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足利義滿一錘定音,決定立即安排水師給高麗送糧食去。
這個時間是很緊湊的,因為誰也不知道大明水師封鎖的速度有多快,或者現在就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有了黑田的幫腔,足利義滿強勢的安排了各個大名家要負責的糧食數目。
而後乾脆是直接呼叫了現在軍隊裡的糧食,趕忙給高麗送過去。
為了能夠順利把糧食送到高麗手裡,足利義滿這次可謂是下足了血本,把倭國水師幾乎大半都給調動了過來,包括是現在軍隊裡的口糧,都只留下不到十天,等著後方再運送來。
大明東海水師的速度其實很快,在接到聖旨的第一時間就派遣了一支艦隊去切斷高麗跟倭國的聯絡。
但是想要完全攔截倭國水師還是很難的,因為他們還要承擔運送二十萬兵力去到九州島的任務。
倭國水師不管是在裝備上還是其他各方面,都是不能跟東海水師相提並論的。
但東海水師也不敢拉太長,這茫茫大海,再多的戰艦也不夠去拉的。
更何況太分散也有很大風險,蟻多還能咬死象,若是被倭國水師給打敗了,那可就尷尬了。
就算是掌控了對馬島,倭國也能從本州島出船抵達高麗。
事實也是如此,高麗很快就接收到了這五十萬石糧食。
收到糧食的李成桂沒有對這批糧食進行截留,而是完整的給送往去阿魯臺手裡。
阿魯臺跟韃靼跑路後,自然是朝著東邊撤退,他們現在的臨時營地就是在之前兀良哈,也就朵顏三衛待的地方。
這個地方正好是跟高麗毗鄰。
最早的時候,其實不是李成桂聯絡的阿魯臺,而是阿魯臺聯系的李成桂。
因為封鎖的關係,草原民沒了糧食,自然就想到了高麗。
在那個時候李成桂就暗中給草原送糧食了,一來是靠著高麗自身的儲備,二來他們可以高價跟大明購買。
大明只是禁運草原,又沒有禁運高麗。
李成桂行事還是很謹慎的,每次購買的並不多,很多還是從自己手裡掏出去。
阿魯臺和韃靼的手裡金銀珠寶特別多,這些金銀珠寶又不能吃,多數也是搶來的,現在一股腦的跟高麗做交易。
高麗低價入手,轉而賣入大明賺取差額,然後進貨糧食,再轉給草原。
這一年來,李成桂賺得盆滿缽滿,大發戰爭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