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火炮相對較小,炮管比一般的火炮要更長,有點像是火繩槍的放大版本。
類似於弓箭和巨弩的關係。
這也是因為炮梯是木質,火炮在發射中會產生強大的後坐力,炮梯會因承受不住而破碎,所以大明科研司在朱英的指導下,製造出了這種專門用來攻城的小火炮。
藍玉這邊完全不急,在強大的補給下,後勤不會影響到圍城。
阿瑜陀耶城內的糧食或許不多,但堅持幾個月肯定問題不大。
而藍玉顯然不可能耗個數月半載。
九萬輔兵的作用體現了出來,他們砍伐樹木,沒日沒夜的製作攻城器械。
大量的雲梯和炮梯不斷在成型。
明軍本來就是來進行攻城的,因此在各方面的準備很是充足,其中還強行徵召了真臘,占城的許多木匠。
隨著明軍的器械不斷被製造出來,拉瑪蒂菩提顯然有些慌了。
看著城外那比城牆還要高上一節的各類攻城器械,拉瑪蒂菩提不知道能夠堅持多久。
雖說拉瑪蒂菩提的軍隊也有一些火銃,火炮,但這都不是主流配備,在這樣的大戰中起不到太大作用。
於是拉瑪蒂菩提就天天召開朝會,開始商討對策。
“陛下,或許我們應該趁著明軍還沒有完善攻城器械的時候,提前派遣軍隊出城作戰。”
“我們的兵力比明軍要更多,他們不一定能夠戰勝我們。”
一個大臣站出來建議說道。
不過他的建議很快就被反駁了。
“如果要出城作戰,也是應當在明軍準備攻城的時候,我們作戰的同時還能夠摧毀他們的攻城器械,為我們爭取更多的時間。”
第二個大臣的建議顯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不過王座上的拉瑪蒂菩提沉默不語。
因為這些話跟廢話沒有什麼區別,商討了差不多一個月,說來說去還是這些言論,沒有多大的意義。
“大古剌那邊的使臣,可有訊息傳過來。”拉瑪蒂菩提沉聲問道。
負責外交的大臣站出來搖頭道:“目前還沒有訊息。”
這樣的對話已經持續好幾天了。
在得知明軍大舉進攻的時候,拉瑪蒂菩提就派遣了使者去大古剌,也就是白古王朝。
在阿瑜陀耶王朝的四周,北邊的素可泰王朝顯然是不可能出兵來幫助他的,畢竟之前拉瑪蒂菩提差點都要滅了素可泰王朝,他們巴不得明軍破城。
而東邊是真臘,現在已經在大明的統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