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常遇春曾經的部將都歸於了藍玉,他在軍中也沒有多大的話語權,跟同為繼承爵位的徐輝祖完全不能比。
所謂將門,最大人脈還是在軍隊裡,或許先前兄長常茂有,但他顯然沒得。
這外封諸侯國是個好事,可常升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因此就沒打這個主意。
況且現在母親開平王夫人,也就是常遇春的妻子,藍玉的姐姐,朱英的外婆還活著。
哪怕是朱元璋那裡都要給幾分面子。
野史裡有個悍婦之肉的故事,說是朱元璋把常遇春的妻子殺了煮肉,這就是純粹扯淡了。
女兒太子妃,女婿太子朱標,夫君鄂國公,這樣的身份只要不是造反,哪裡可能會動。
且其與馬皇后關係極好。
《龍興慈記》記載常遇春一大把年紀,卻無任何子嗣,常常引以為憾。
然而實際上常遇春在元順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歸附朱元璋,第二年長子常茂就出生了。
長子常茂出生的這一年,常遇春才二十六歲。
常升有老母親罩著,還真就安安穩穩享受富貴,完全沒必要去海外征戰個諸侯國回來。
不過這次是老母親要求他來,也沒有辦法。
沒多久,就有宦官進來,偌大的東宮大殿頓時寂靜無聲,所有人都恭敬的站著,然後是御史監察儀態。
大概一炷香的時間,確定沒問題後,這才上報,也就輪到了朱元璋出場。
這是章程,也是規矩,亦是為了維護皇家威嚴。
哪怕是皇子皇孫,亦或是六大國公,也不能有絲毫僭越。
曾經有過,比如胡惟庸,又如李善長,他們仗著自己的功勳哪怕是在朝堂上也沒有忌憚。
現在呢,墳頭草已經三尺深了吧。
這一次,朱英是跟隨著朱元璋一起入場的。
作為每月一次的大朝會,自然還是有許多需要上奏之事,也不會一開始就點明主題。
隨著各部尚書一一彙報詳細,朱元璋的詢問過後,時間也過了差不多一個時辰。
而朱元璋也點到了封諸侯國之事。
到了這個節點上,自然就不是商議,而是蓋棺定論了。
朱元璋寥寥灑灑講述了數千言。
大意是上古三皇五帝統御四海,這天下都應該屬於中原,而今四方蠻夷愚昧不知教化,我大明奉承天命,使天下之民脫離愚昧,是大功德之事。
因此按照朱元璋的意思,這並非是什麼侵略,也不是殖民,而是教化。